首页 为什么是“龙的传人”? 信箱:1131376436@qq.com T: 13671606831 《译龙风云》 |
“龙再不叫 Loong,就要叫 Ryu 了” 知乎问题“如何看待中国龙译为 The loong?”下 狂踹瘸子那条好腿: 是好事啊。这不是政治干预语言。老外那套直脑子思维,语言是会影响意识的。所以如果还用 dragon,是真的会让他们觉得中国龙就是蜥蜴。 这不是政治正确,这是拨乱反正,树立正确的中国龙形象。 你可以说 loong“这个”新词,你不喜欢,但你不能说你不喜欢要有那么个“新词”来表达中国龙。 其次,我倒是觉得 loong“这个”“新词”都挺让我满意的。 发布于 2025-03-24 10:47 ---------------------------- 少真道君(人类都会支持乌、以): 早该改了。起源不同,演化脉络不同,创造他们的族群不同,形象完全不一样,根本就是两个物种,为什么硬把他们对应起来?这不就是指鹿为马? 这和把路牌上的英文改成拼音完全不一样! 那么多人反对+嘲讽是什么意思? 发布于 2025-02-07 20:36 -------------------------- Jelly Goat(大学社畜一个,……): 差异太大,东方龙和西方龙的来源和本质完全不同,打个比方,不同的西方龙大概是山羊和绵羊之间的关系(不同物种),而龙的东西方差异大概在山羊与家鼠差不多(跨目)。 历史背景上,其实,直接翻译成 loong,这个名字其实也是招核时代西方熟知的东方龙称呼了,并不用很奇怪,只是后来很多人混着用,发现翻译过来完全不是一个味,怪怪的,这现在分开也算是一种正本清源了…… 你要问我什么这个主义那个主义的倒是没必要,因为大家也都懂 dragon 和 loong,分开就分开吧 发布于 2024-11-29 08:37 ------------------- 翻车大鲀鲀,知乎知识会员(信息技术行业从业人员): 这个事情并不复杂,看两个现成的例子,思路就能转变过来。 第一,《环太平洋》里给“怪兽”搞了个“KaiJu”的专有名词,其实硬要用现有的词汇来讲。Monster 也凑合,但是显然不够好使,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 |
第二,日本动漫和特摄看得多了就知道,“竜”(りゅう,ryū)和“ドラゴン”(doragon)是两个东西。前者差不多接近过就是中国神龙,参考《七龙珠》中的神龙,后者则就是西方龙,比如《小林家的龙女仆》中的托儿。 所以,中国龙直接叫 Loong 不叫 Dragon 不但挺好,而且早应该这么办。压根都不是一个东西,日本人都比我们分得清,我们自己还在这儿非要往 dragon 上凑,贱得慌。 编辑于 2024-11-21 10:31 ------------------ 白舟(GIS 工程师): 就应该这么翻译。龙和 dragon 完全不是同一种东西,想不通当年哪个人才想出来把这两种东西划等号的。 类似的一大批中国的东西都应该造对应的词,注意是实实在在造个词,不是全用拼音,至少要符合英语原本发音方式。比如“修仙”,叫成 cultivation 真是醉了。 发布于 2024-10-28 05:28 |
-------------------- 青木公(我有一颗年轻的心): 无意中被知乎推到这个主题,从上往下翻了一下高赞,真的很惊叹,想不到这么多人对“中国化”这种趋势如此反感,连义和团这种帽子都给戴上了。 中国有一百五十年的屈辱史,所以在中国近代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引入了大量的欧美或日本的元素。我将其理解为被动的文化殖民。就如同现在印度虽然独立了,但印度人都讲英语,甚至连 india 这个国名都是英国人起的。 这是既存事实,但存在的就合理么? 日韩都在推自己的专属文字来去中国化,印度开始称自己为巴拉特而不是印地亚。我举这几个例子不是用来论证说因为他们都干了,所以中国就要跟他们学。而是想论证说,并不是只有中国在干,所以中国如果要干的话,也不算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回到具体的问题。中国龙应不应该跟 dragon 切割? 我觉得应该切割。 因为把 dragon 翻译为龙,是对中国文化中一种重要象征元素的混淆,和 overwrite。 btw,我可以接受那些中国以前没有存在过的新词,比如沙发,比如苏打。因为这是 new,不是 overwrite。 发布于 2024-10-23 13:24 --------------------- Raketenfaust(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早该改改了。龙和 Dragon 混淆,凤凰和 Phenix 混淆,给奇幻翻译创作添了多少麻烦啊。 日本人倒是很早就用龍指代东方龙,ドラゴン 或竜指代西幻龙,以及竜还可以指代一切非东方的类龙生物——比如青龙是青龍,而恐龙要写成恐竜 。 编辑于 2024-10-07 18:44 ------------------ 米果(位卑未敢忘忧国): 龙翻成 Dragon 确实是对中国图腾文化的亵渎。 龙在中国文化中,是权力、高贵和吉祥喜庆的象征。 在以《圣经》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中,龙却是邪恶和恐怖的象征。在中国,与龙有关的词大多含有褒义,比如“龙腾虎跃、望子成龙、龙马精神”等。但在西方,与龙有关的词基本都带贬义。 如果德国人听到我们自豪地说: Wir Chinesen sind Nachkommen des Drachen.(我们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可能会惊掉下巴。 因为龙在德国人心目中是泼妇、母老虎的化身。 例如,“Ich habe einen Drachen zu Hause.(我家有位母老虎。)” 所以我们还要继续用这个令人啼笑皆非的 dragon 吗? 编辑于 2024-10-06 22:14 |
------------------------ 蓝月Blue(随意点,……): 挺好的。 现在好像很多原本的翻译都不用了,比如粽子,现在直接说 zongzi 即可。 我英语太烂,最近补英语,发现很多老师用的教材还是原来的,但在讲课的时候,说现在不用这些翻译了。 饺子直接说 jiaozi 即可。 翻译也是在逐渐改变的。 发布于 2024-10-06 08:44 ---------------------- 惟愿卿安(三流设计师,下流独立游戏制作人): 这是对西语的一种尊重,毕竟西语的本质就是一种表音文字。 强行按照我们汉语这种表意文字习惯找到意义类似的词汇去翻译名词反而有点自我为中心了。 所以我觉得我们中国人还是要保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重他人习俗。 对包括龙在内的中国独有名词以拼音为基础,可以适当保留一些过去已经形成认知的以韦氏拼音为基础的翻译。 这样,对西语使用者也好,所有西语咱也别讨论了都一个拼音,您各种西语这个发音那个不发言的咱也尊重,符合表音文字的特点。 而中文使用者就更好了,自家东西自己命名,原汁原味岂不美哉。 所以说,还是得尊重 发布于 2024-09-21 12:41 ------------------ 吹小号的乌鸦(彼可往,我亦可往): 我倒是觉得不光是 the Loong,其他一大堆中国特产以后都有必要来一次翻译上的拨乱反正。这点还真得学习一下日本人。 一个最直观的例子,凭啥咱的饺子就得迁就洋大人叫 dumplings(在德国吃过他们的“饺子”,那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恶心玩意,而且和中国的饺子也不完全是一个意思),小日子的寿司就不叫“rice roll”?也没看洋人抵制 sushi 啊?更典型的还有“moon cake”,谁能告诉我月饼和“蛋糕”的相似之处在哪?还是说谁把中秋节又当过一回生日? 更别说还有惊世智慧的“dragon boat festival”,且不谈 dragon 的问题,谁说端午节就一个龙舟了?艾草呢?粽子呢?(到了粽子你打算怎么迁就洋大人地翻译?还是说直接扭扭捏捏的不宣传?) 这种“入乡随俗”的翻译反而成了文化交流的最大阻碍,因为人家一眼就看不出来你有啥特点,让人家以为和自己的习俗差不多,连了解的兴趣都没有,还怎么交流? 编辑于 2024-09-21 11:34 --------------- 三狗子: 一点问题都没有,英语里同一类物种蹦出一堆完全不相干的词语是十分常见的,所以多一个意义不明的词来指代中国龙对老外来说可以丝滑接受。 像蛇 snake,大蛇 serpent,蝰蛇 viper,蟒蛇 python,眼镜蛇 cobra,一个没学过的人听到这些词就不可能知道是什么,必然会经历 what is viper? It's a family of venomous snake with heavy body and broad head and so on… 所以 loong 无非就是 what the hell is the loong u guys talking about? It's a gigantic Chinese mythical creature with serpent like body, raptor like talons, reindeer like horn and supernatural power to change the climate… 说英语的应该很习惯这个过程,至于怎么让人想主动问出 loong 是什么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编辑于 2024-09-14 15:49 -------------------- 自挂东南枝(不为谁而活): 有什么问题吗?折纸本来是起源于中国的,但是现在叫 origami;樱花也叫 Sakura了,拉面也叫 ramen,这难道不是一种文化的悲哀?虽然现在出了一个夺舍了 dumplings 本意的饺子,但是中国其他的面团食物又该如何称呼呢?dragon 的宗教历史等方面的意义太大了,我们不可能能改变 dragon 的含义,再说龙本身也就和 dragon 不一样,phoenix 以前翻译为凤凰,现在已经改为不死鸟了,龙为什么就不可以呢?非要等到自己的独特文化全都没有专有名词指代才开心?白酒以前叫 Chinese liquor,这是什么狗屎?伏特加是不是也叫 Russian liquor?玉皇大帝你是不是还要翻译为 Chinese god 呢? 中国以前在翻译的问题上就是出了许多毛病,完全就是在解释这个东西是什么,这能叫翻译吗?白酒还是老外带头喊的 baijiu,对于一个表音的语言,他们根本不在乎多出来几个拼凑的单词,他们日常生活中已经习惯这样的造词方式了,为什么要先入为主的认为人家会不适应呢? 发布于 2024-09-14 15:16 ------------------- glenlau(程序猿,工程狮): 因为龙比较长发音和 long 有点相似,于是 loong 就出现了,这个翻译比用 dragon 强太多了,首先 dragon 在西方是邪恶的生物,但我们的龙不是,中国龙和 dragon 是完全不同的,创造一个新词完全没问题。 发布于 2024-09-13 15:30 |
--------------- Rexaa(男,懒,做过一堆岗位,去过一堆地方): 中国的龙,西方的龙,玛雅的羽毛蛇,埃及的翅膀蛇,从生物学分类上都完全不是一个物种,当然应该有专有名词啊 发布于 2024-09-11 22:40 --------------- doer(农民,中岛美雪歌迷): 把中国龙翻译成 dragon,是对英语的不尊重 。 把语言 A 翻译成语言 B,应当遵照 B 语言的习惯。 对于英语来说,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有独特意义的神话动物。按照翻译习惯,英语传统中没有对应词汇。本地无,一般采取音译。所以应该翻译成类似龙的读音,loong 是很合适的。 翻译成 dragon,可那龙跟蛇像,跟巨型肉翅蜥也不像啊。这不乱翻译嘛。 对应的 dragon 翻译成汉语,应该是多拉贡。 很多人把中文翻外文,根本不尊重外文,造成很多不准确的翻译。也给老百姓造成很多困扰。这是不负责任的。 正常中外交流: 老外:这是啥? 老中:这是龙。神话里象征祥瑞和力量的神兽。也是中国人的图腾。 老外:哦,loong。 傻叉交流 老外:这是啥? 老中:这是类似你们 dragon 的一种神话生物(可它不像啊)。 老外:哦,这是 dragon。 显摆你知道的多不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 编辑于 2024-09-09 12:38 ---------------------- 知乎用户cH4F9I: 因为 Dragon 不是龙。 本身就不是同一个东西,用同一个名字不奇怪吗? 你和朋友不是同一个人,会用同一个名字吗? 编辑于 2024-09-04 10:22 -------------------- 庭前落花: 正确的,而且是迟到了很久的正确译法。西方龙 dragon 本来就是长蝙蝠翅膀的蜥蜴,文化形象也是偏负面的,中国龙这种蛇身的、腾云驾雾的、就算有翅膀也是羽毛翅膀(如应龙)的瑞兽,无论是外表形象还是文化形象都跟 dragon 大相径庭,早就该区分开了。而且退一步说,loong 这个词光是看着都很像中国龙啊! 说外国人容易看不懂的,你们也太擅自替人着想了……英语本来就是大杂烩语言,这里吸收一点那里吸收一点的,维基百科上“土狗”的词条名就是“Tugou”,用来称呼我们的“中华田园犬”,有不少英语区的人对它们感兴趣,在用它们的本名研究它们,互相交流的时候都是说的 Tugou 而不是 Chinese dog。连大黄们都用本名行走在国际论坛了,居然还有人觉得中国龙翻成家乡的本音 loong 是自嗨…… 编辑于 2024-08-28 14:55 |
--------------------- 穆然(安非他命可待因): 挺好的,之前中国翻译工作者有一种自卑,或者说崇洋媚外,就是希望欧洲人理解我们的文化。这种行为我们一般称之为过度翻译,比如饺子翻译为 dumpling,dumpling 是英法人很古老的一种面里裹肉馅的食物,和饺子毫无相像和传承关系。而其实在牛津字典已经收录了 jiaozi 一词,中国教材居然还把饺子翻译为 dumpling。 类似的还有中国白酒,明明是中国人发明的酒,非要为了让外国人理解,叫 white wine,后来明白了 wine 不是烈酒,就叫 white spirits 和一种工业原料同名……还有人叫 Chinese spirits,拼命想让外国人理解。 但是,龙舌兰酒英语是 tequila,来自于印第安人的纳瓦特尔语,日本清酒就叫 sake,和日语里一样。印第安人的传统酒都能按照自己的发音有姓名,为什么中国不能呢?所以现在白酒英语就叫 Baiju。 应该避免过度翻译,涉及传统又和国外无关的物品,按中国人自己发音就好。 编辑于 2024-08-27 20:56 ------------------ 幕末浪漫(喵喵喵): 有一个答主说“译一时,误一世”,我非常认同。。 老外敌视中国人有一个原因也是因为 dragon。在老外的观念里,dragon 一向是强大、邪恶、贪婪的代名词,而中国人自称是 dragon 传人,那你细品。。 所以英文重新区分中国龙和西方龙还是有必要的。 发布于 2024-08-27 13:47 ----------------- 秋岩: 好评。这就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包括“gaokao”,“lianghui”类似的说法,而不是装模作样说成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之类的,说的难听点,外国人真的在乎你翻译精美咬文嚼字吗?看得懂就行了。 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对英译中的要求上限极高,而对中译英要求较低。英译中要求信雅达,追求文学美,而中译英能让外国人看得懂就行了。外国文学?外国用典?抱歉,除了相关专业人员,普通人欣赏的来吗? 不要说中国,连日本这么西化的国家都开始认真对待这种事情了,葬送的芙利莲中那只明显像西方龙的红龙在原文中是“竜”,反派千金 lv99 里对中国龙和外国龙也有明确的区分表述,而不是像以前一样看到龙就无脑“德拉贡”。这是妥妥的西方文化傲慢的体现,从不尊重其他文明的文化。而你乎到现在还有人能提出“为什么希腊不翻译成格里斯,为什么格鲁吉亚不翻译成乔治亚”这种不是蠢就是跪久了站不起来的问题。 令人汗颜。 编辑于 2024-08-23 11:33 ------------------- 滄廻: 龙本来就该叫 Loong,相应的,端午节就应该叫 Duanwu Festival。 你扯一大堆没用的意译,人带英正米字旗和老美正星条旗根本不甩你,直接告诉他这玩意叫啥名字人才会跟你一起念。 龙再不叫 Loong,就要叫 Ryu 了。 发布于 2024-08-23 10:03 |
------------------- 景程: 拿来主义,当然也有拿去主义,很合理嘛,创造新词汇有何不可?专有龙对专有词,挺好的啊 发布于 2024-08-14 01:07 ------------------ didnjsbskw: 有问题吗?中国独有的名词,为什么翻译出去还要迁就老外? 老外的独有名词传进来,不都是简单粗暴的音译?chocolate 音译成巧克力,humorous 音译成幽默。按照您推崇的意译法,这不就是大逆不道,不就是文化入侵? 老外能音译进来,我们就非得意译出去?龙非得翻译成 dragon,照这么说来,“李白”就该翻译成 the white plum,看看,洋大人一听便知 发布于 2024-08-11 12:27 ----------------- 凝冰结: 这是符合英语习惯的正确译法,英语本身就是靠这种直接添加词的方法吸纳外来新概念的,自古以来皆是如此,以前中国旧文人的乱意译才是错误的,以己度人了。 编辑于 2024-07-19 21:59 --------------------- 北方有佳人: 大国的标志之一,就是掌握话语权 发布于 2024-06-02 14:50 ------------------ 是土豆大叔啊(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前段时间邀请同事们来我家吃火锅,大家来自不同的国家,当时聊起来过段时间要过端午了,有个同事(巴西人)就提起来这个事,问我你们过节是不是要吃一种很特殊的食物,用一种叶子包着米饭,名字叫什么来着 我说对,但是我忘记英文名字叫什么了。我以前查过,只隐约记得英文名字的最后一个单词是 dumpling(查了下维基是“rice dumplings”,感觉很扯吧?没见过的老外肯定会以为叫米饺子)。同时我在打开浏览器给他们搜粽子的图片。 然后同事就说,不,你就告诉我中文名字。 然后我说叫“粽子”,他们就一直说这个词,而不是说 rice dumplings 当时我就意识到,咱们好像在翻译的时候总想着迁就英文,一定要找到个在英文中的词来对应中文,但其实英语每年都会有很多外来词。 比如意大利面,英文里并不叫 Italian noodles,一般叫 pasta, 常见的那种长长的意面,也是国内最常见的那种叫 spaghetti,但其实这俩单词都是意大利语,即使在英文中也使用原语言的发音。甚至,有的单词即使有英文也依然会用原语言称呼,比如 latte,意大利语是牛奶的意思,就是纯牛奶哦,英文里的拿铁就是 latte(省略了咖啡, 在意大利如果只点 latte 就会给你一杯纯牛奶),读音也几乎一样的。 所以我是非常支持中国龙译为 loong 的!我觉得这是一种宣扬中华文化的好时机,而且也代表了我们对自己的文化越来越自信,我认为文化自信本质上是源自对本国经济、科技的自信。 另外关于我们总想在英文里找到单词来对应中文的问题,我觉得也不能怪我们之前的翻译人员,因为我觉得这涉及一个语言的习惯(或者说底层逻辑),对中文来说,新的文字增加的很少,对于一种新兴事物,我们会尽可能的用现有的文字组成一个词来表示它,比如电视机,“电”,“视”,“机”都是古代就有的字,组合起来就代表了近代的新兴事物,有比如“脱口秀”,也是用以前的文字组合来表达新的东西。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以前的翻译老想着在英文里找对应的词而不是直接创造个新的英语单词(想想如果你要用中文表达一个东西,你会立马想到用现有字组合起来描述它还是创造一个谁都没见过的字来表示它?)。 而英文对于一个新的东西,他们会创造新的单词来表示,比如最近比较火的单词 “jiayou”(加油),“kale”(卡了)等,英文的底层就是这么设计的,比如 grape(葡萄), 鬼知道葡萄干叫“raisin”啊!但是中文如果你知道葡萄,你就算不认识“干”这个字,你也能知道这大概是跟葡萄有关系的东西。 所以以前的翻译其实也不能太怪翻译人员,但是现在我们了解清楚了英语的底层逻辑,大家应该广泛的宣传使用中文发音创造的新单词而不是用以前英语有的单词。你看日语、韩语里有很多英文过来的词,他们原来的语言都快没了,咱们也应该像英语替换日韩语言那样,争取把英语给他来个大换血! 诸君争取, 一百年后,英语的官方解释权就是中国人的! 一百年后,我要看到只有中国人说的英语才是正宗的英语!! 发布于 2024-05-15 22:47 ---------------- 百鬼英梨梨: 其实还有一个角度 现在中国文化愈发受到文艺作品关注,魔幻世界里德拉贡和中国龙相遇的场合越来越可能发生了。比如战锤全战3 里添加了震旦天朝。 这时候你就必须想办法区分中国龙和西方龙了。 要不然你游戏里这俩打起来,出现个 Dragon vs Dragon,挺搞笑的。 |
发布于 2024-05-11 14:33 ---------------- Birdman Dean: 中国的龙跟西方的 dragon 本就是两种事物,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宗教信仰者,信上帝的跟信佛的一碰到能吵个三天三夜,现在不管合不合适,总归做了个区分,算是好的开端。 发布于 2024-03-06 12:03 ------------------- (黄佶编辑配图,2025年4月12日) 相关链接: 专题:电影《哪吒》的译龙方法:从 dragon 到 Loong |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QQ互动群:417754415 主编黄佶信箱:1131376436@qq.com Tel:136716068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