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为什么是“龙的传人”? 投稿信箱:1131376436@qq.com 《译龙风云》 |
中华儿女,为龙而忙:记那些呼吁和推动改译龙为 Loong 的人 全世界绝大多数华人自称自己是“龙的传人”,但是目前通常把“龙”英译为 dragon,使中国的龙和欧美文化中的恶魔怪兽杜拉根兽(dragon)同名,严重污损了中华民族的国际形象。根据笔者了解,很多年前就开始有人指出应该改译龙,并且积极呼吁、推广。本文介绍了笔者了解的情况,欢迎大家补充。 黄定国(Henry Kwock Wong)1907年4月29日出生于美国旧金山,他积极参与唐人街的商业和公民协会,他是《中国文摘》、《中国世界》、《东西方》、《亚洲周刊》等多家刊物的记者。他也是一名商人,拥有多家企业。他是 1963年美国华人历史学会的创始成员和热心支持者,对美籍华人历史有着长期的兴趣。1978年,他获得了美国公共服务协会颁发的杰斐逊奖。他于 1985年1月13日在旧金山去世。1987年,《旧金山调查者》报把他评为一百年来一百零一位最令人难忘的旧金山人之一。 1961年,黄定国主编出版了英文书籍 San Francisco Chinatown on Parade in Picture and Story(中文书名是“三藩市华埠之巡礼:照片和报道”),书里写道:“Unlike the evil dragon of the West, the Chinese Dragon is a beneficent and gracious creature and is worshipped as the divine ruler of Lakes, Rivers and Seas. It is the powerful yet gentle "Loong" that brings rains to the earth, hastens the crops and cools the toiling farmers.”(和西方邪恶的杜拉根兽不同,中国龙是行善的、仁慈的生物,被尊为江河湖海的神圣统治者。龙是强大而温和的,它给大地带来雨水,促进作物生长,给辛苦的农民带来凉爽。) 这是笔者目前检索到的最早的由海外华人在出版物中译龙为 loong 的实例。 |
2003年,安徽合肥商业学校教师、安徽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李玉萍在学位论文中建议改译龙为 Loong,她的导师是安徽大学外语学院田德蓓教授。 她在论文中写道:“So the author thinks it is more appropriate to translate "龙" and "相声" into "loong" and "xiangsheng" by transliteration according to equivalent effect theories which we will discuss in detail later.”(因此,根据等效效应理论,作者认为翻译“龙”和“相声”时将其音译为“loong”和“xiangsheng”更为合适,……。) 根据笔者目前掌握的情况,李玉萍是最早建议译龙为 loong 的中国学者。 |
李玉萍
2004年,台北学者蒙天祥撰文呼吁译龙为 Loong。他在文章中告诉国人:“一提到 dragon 这字,在西方人的印象里,它是神话中凶恶的妖怪(monster),长翅膀、吐火焰,常常为害良民;dragon 的另一个定义是大蜥蜴,像印尼的巨蜥‘科摩多’(komodo),英文也把它叫做 dragon。试想,蜥蜴是冷血、骯髒的低等动物,它如果代表某个人,我们会对此人有好印象吗?就像中国人一般对癞蛤蟆没有好感,如果某个人或民族叫做癞蛤蟆的传人,我们会对这些人产生好印象吗?”他建议学术界将中文的“龙”字翻成“loong”,“先在字典、学术文章、英文著作、电影、电视中使用。同时,希望我们大家再看到英文 dragon 时,不要把它译成‘龙’字,以避免它继续以讹传讹。”人民网台湾频道两岸论坛全文转载了这篇文章。 |
蒙天祥
2006年,西安龙凤文化专家庞进发表文章,呼吁把中国的龙凤改译为 Loong 和 Feng。2007年,首届中华龙文化兰州论坛成功举办,并发布了《首届中华龙文化兰州论坛宣言》,呼吁改译龙为 Loong,庞进为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15年,庞进创办的西安中华龙凤文化研究院策划并实施了“腾龙起凤”工程,全国政协委员岳崇、全国人大代表王军和贾平凹,在四年里五次向全国两会提交改译龙的提案,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中国译协对外传播翻译委员会暨外事翻译委员会第 28 届中译英研讨会上,庞进阐述了译龙为 Loong 的重要性。他还多次发表公开信,倡议改译龙,获得了很多人的响应。 |
庞进
2006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关世杰在中国首届文明论坛上,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出发,指出中国“龙”翻译成为“dragon”在语言学上是错误的,“龙”英译成“loong”或“lung”是较佳选择方案。2013年和 2014年,关教授先后发表论文,指出俄文和德文现行的译龙方法也都是错误的。 |
关世杰
2006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广告学系教师黄佶在东方网上发表文章“‘龙’的英文应该翻译成 Loong”;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社会科学》上发表学术论文“关于‘龙’的英译名修改问题”,指出:“在基督教文化中,dragon 是恶魔的象征,是所有罪孽的化身,还有凶暴的人等含义。西方媒体还把 dragon 描绘成恐怖主义势力的象征。”“应该重视重新翻译‘龙’的工作,这不仅与塑造正面的中国国际形象有关,也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黄佶还注册了域名 www.loong.cn,建立了“龙 Loong 网”,收集和展示了涉及译龙问题的大量原始资料,免费供大众和研究者下载使用。根据收集到的大量资料,以及多年广泛交流讨论的心得,黄佶于 2015年完成了学术著作《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全文发布于网上。2023年下半年,黄佶创作了一百多幅广告,发布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宣传“译龙为 loong 最时尚”等观念。 |
黄佶
赵启正生于1940年。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核物理专业毕业。1991年起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1992年10月兼任浦东新区(筹)工作委员会党委书记、浦东新区筹委会主任。1998年1月后任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1998年4月至2005年8月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2006年9月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他很早就开始关注跨文化翻译问题,指出京剧不应该译为 Peking Opera,译龙为 dragon 有贬义。 2007年,赵启正在世界知识论坛上演讲时说:“如果(把龙)翻译成拼音‘long’,又与‘长度’(long)重了。有一天我看电视,(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名字中的‘龙’,在翻译时多加一个‘o’,译成 Loong。我们可不可以把‘龙’翻译成 loong?”多年来,他不断在各种重要场合呼吁改译龙为 loong,他在官学两界的巨大影响力,有力地推动了改译龙建议的传播。 |
赵启正
2008年,语言学学者陈明远发表文章说:“经过反复考证和思量,我向国内外有关人士、特别是从事中西文化交流的朋友们,提出郑重建议:今后应该将中国特色的‘龙’音译成外文(罗马字母写法)‘LOONG’,以代替过去的毫无道理的‘dragon’,以正视听,以纠正误解、曲解,以促进国际文化友好往来!谢谢大家!” |
陈明远
2008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王磊在向第十八届世界翻译大会提交的论文中,从政治的高度论述了改译龙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在当前的话语环境中考虑到翻译的政治,有利于维护中国国家形象的一个举措。”她还指出:“如果坚持以‘loong’作为‘龙’的翻译,经过一段实践,‘loong’也会在英语中被使用,并逐渐获得合法性。”她以国际社会接受 paper tiger(纸老虎)这个词组为例,令人信服。 |
王磊
2016年,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师黄普希在英国巴斯大学留学时,在该大学的网站 Bath Times Magazine(巴斯时代杂志)的 World(世界)栏目用中英文介绍中国的龙,并把龙译为 Loong。他写道:“中国的龙不是恶魔,是仙。The Chinese Loong is the celestial being rather than the dragon.”他介绍了龙的外形特征后还说:“中国的龙文化反映出中国人具有包容与进取的特点。他们包容各种文化并优化集成为更强大的文化。他们愿意为了理想不断进取,哪怕眼前困难重重。希望世界各国的同学们能和你们的中国‘龙’同学成为好朋友。Chinese Loong culture indicated that Chinese people are magnanimous, industrious and courageous. They embrace a variety of cultures, and then optimise and integrate these cultures into a stronger culture. They are willing to keep forging ahead with ideals, even if immediate difficulties need to be faced. It is devoutly to be wished that studen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can get along with their Chinese "Loong" classmates.” |
黄普希
公羊会是中国民间救援组织,在抢险救灾和慈善活动中冲在第一线。公羊会创始人和主席何军还在世界各地组织“中华传统龙舟全球竞演”活动,利用各种机会呼吁改译龙为 Loong,使 Loong 走向了世界。何军对中国新闻社记者说:“在西方文化中,‘Dragon’(龙)是邪恶的象征。而龙舟背后是象征着祥瑞、和平的‘中国龙’。因此公羊会在国外举办赛龙舟时,都直接将‘龙’译为‘Loong’,以此和西方人的‘Dragon’区分。‘中国龙’也代表着中国人内心对和平的向往。文化交流中,重要的是要有文化自信,保持各自观点、保留各自文化。” 2018年,公羊会首次独立主办国际龙舟赛时,把“龙舟”译为 Loong Boats,不再屈就合作单位坚持译龙为 dragon 的做法。 |
何军
2019年,长居京城、来自台北的艺术家黄永松对记者说:我们在翻译时应直接将“龙”转化成英文“Loong”,“这是因为中国作为大国崛起,从潜龙在渊,到飞龙在天,令全世界瞩目,但民族的精神代表却长期被西方人误读,龙年到了,应该做一点跟龙有关的事情。” |
黄永松
2019年,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孙伟康在参加戛纳国际创意节 RHA 学院创意班活动时,在上台提案时译龙为 Loong,他告诉听众:“Loong represents the heart of Chinese culture”(龙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戛纳国际创意节原名戛纳广告节,是国际广告界最重要的舞台之一。 |
孙伟康
2021年,亚太广告节(ADFEST)宣布了 2020年度的得奖名单。广告公司 Loong(北京有龙则灵广告有限公司)获得了 Independent Agency of the Year(年度独立创意机构)奖。在颁奖仪式上,巨大的 Loong 单词显示在屏幕中央。公司创始人龙杰琦介绍说活动主办方曾经打电话问他,Loong 这个词怎么发音。 |
龙杰琦
2023年,新华社《环球》杂志副总编辑刘洪在他的微信公众号“牛弹琴”中写道:“我们的龙,不是 DRAGON,也不是 CHINESE DRAGON,就是 LOONG。”在 2006年底爆发的“弃龙风波”中,译龙问题受到公众广泛关注,很多人反对改译龙,一个外国汉学家说没有必要改译,极大地鼓舞了这些反对者。2007年初,那时还是新华社一位年轻记者的刘洪在自己的博客中说:“引用几个通晓中国文化的汉学家的话,就证明外国人其实都知道咱们中国龙有特殊吉祥意义,我们是太自信了。” |
刘洪
2023年,在“二月二,龙抬头”这一中国传统节日,视频号“这是中国的 FromChina”发布了介绍龙(Loong)的节目,在视频网站 bilibili 上的观看量已经超过了十万。致力于文化教育视频创作的赵一娃领导的团队制作和发布了大量作品,视频号“这是中国的 FromChina”计划介绍一百项中国传统文化。她们的节目在内网和外网同步发布。据笔者搜索,网上已经有十多位作者发布了介绍 Loong 的知识视频。 |
赵一娃
最让笔者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推动改译龙的工作。大量网友在为自己设计网名时,使用了 loong 这个单词,数量之众,已经无法一一列出。很多学者在论文里建议或赞同改译龙,本文只能挂一漏万了。很多企业和管理部门也已经改译龙为 loong,这背后是无数具体的工作人员和决策者,笔者无法知晓他们的姓名,也无法一一介绍了。 (黄佶,2023年6月13日,后有补充)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今年龙年前夕,量变终于引起质变。大量公共场所布置环境迎新年时不约而同地译龙为 loong,引起官方媒体关注、跟进报道,这又极大地宣传普及了 loong,赋予了它正式身份。龙终于可以摆脱“喷火怪兽”的丑恶形象了,无数国人扬眉吐气,欢欣鼓舞,奔走相告,第一时间分享给身边的国内外朋友。中国的一些外交官和驻外机构也迅速改译,不仅使 loong 踏入国际社会,还巩固了 loong 的权威地位。至此,为龙正名大业完成了第一步。 但是,后面的事情还很多:loong 进英语辞典、进英语教材、其它语种如何改译龙、向国际社会普及、翻译其它中国文化负载词或创造专用外文名词、……,希望年轻人继续坚持下去,更希望文化和外宣管理部门启用国家力量,资助和指导后继的大量工作。 (黄佶,2024年2月22日) 相关链接: 【全民狂欢,创造历史】Loong 纷纷空降公共场所(2024年初) |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全文免费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