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为什么是“龙的传人”? 信箱:1131376436@qq.com T: 13671606831 《译龙风云》

 

电影《哪吒2》在卢森堡和德国上映,译龙为 Loong

原标题:
我在卢森堡看哪吒2,浅谈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
大勋勋,Mosel 河小调调,2025年4月6日

卢森堡电影院《哪吒2》的海报,
上面的法语是“世界动漫最大的成功”

二刷《哪吒2》

  《哪吒2》在卢森堡上映了整整两周,涵盖了 2D、IMAX 2D、IMAX 3D 等多个版本。作为一个中国动漫的资深粉丝,笔者自然不能错过这样的盛事,一共看了两遍《哪吒2》。

  ……。

  观众方面,除了中国人拖家带口来观影之外,也有不少中国情侣、中外情侣,还有其他亚洲国家的观众。现场有一对边缘中外情侣,中国人在纠正老外的发音:“是 ne[ə],而不是 ne[e]”。

  让我印象最深的,不只是电影本身的精彩,而是观影过程中与外国观众之间那种若即若离的“文化共处感”。

  因为有很多老外也在看,跟中国人相比一半一半吧,所以观影的时候总是会不禁想到,这部电影承载了太多中国文化元素,除了老外不会提前了解的比如哪吒的混天绫、乾坤圈、风火轮、火尖枪、三头六臂、莲藕重塑肉身等,还有陈塘关的管家、巡海夜叉,以及最后东海龙宫的擎天柱/金箍棒,以及“正版”的哪吒形象,等等。

  哪吒闹海,封神榜,西游记的故事,还有很多网上的梗,总是有一种老外无法完全看懂、不给他们解释清楚的话,不能完全充分领略这些致敬元素的含义的感觉。尤其是最后的擎天柱/金箍棒,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元素,别说老外,笔者都是看网上评论才发现的。

  在我们眼里是熟悉的梗与致敬,在他们眼中却可能只是“特效很炫”。如果没有一个深度融入中文语境的背景知识,这些符号就像是密码,只对我们这些“圈内人”开放。

  虽然说老外拍电影,也不会照顾其他文化族群的人是否能够完全理解,但是中国人总是好客的,总是想把最好的东西、最好的地方展现给客人和朋友,所以一直在想,如此有深刻文化内涵背景的电影,老外只能像牛吃螃蟹一样浅尝辄止,略感可惜。

  本片翻译也极有特色,要把“三昧真火”、“魔”、“仙”、“阐教截教”等神话概念精准翻译。其中“龙”在本片不是翻译成西方人所知的西方恶龙 dragon, 而是改良的中国龙拼音直译“Loong”,国风十足!

中国动漫产业早已 next level(质的飞跃)

  ……。

“就是要让外国人看不懂”

  华夏五千年文明根基深厚,中国人自己研究都尚未完全理解,更何谈外国人。也许我们真正需要思考的,不是“如何让外国人看懂”,而是:中国文化在传播中,是否还能够保持它的模糊性、复杂性和不可翻译性?

  欧洲人看惯了标准化的叙事和明确的价值框架,习惯了直白的讲述与明确的情节,而中国文化最独特的地方,恰恰在于它“不说破”、“含而不露”、“不言自明”,它“含混”,它讲究气场、语境、暗示和留白。它的气场、留白、象征和历史包浆,无法靠字幕解释,也无需一一拆解。

  这些东西,是无法被完整“翻译”成另一种文化语言的。但如果我们因为害怕“他们看不懂”就去解释、简化、注释甚至自我简化、自我阉割,那其实才是对我们文化原创性的最大伤害。

  真正高质量的文化传播,不是“让别人理解我们”,而是让别人意识到我们有他们目前还无法理解的东西。真正高级的文化传播,不在于讲明白,而在于唤起好奇心与尊重感。

  当一部《哪吒2》可以用自己的节奏、语境和情绪,把一个混杂着封神榜、儒释道、网络梗与中式英雄叙事的世界完整地投射在银幕上,那已经不再是对外输出文化符号,而是在邀请全世界进入一个中国叙事的新维度。

  文化的传播从来不是口语教学,而是气氛感染。不是告诉你“这是乾坤圈”,“这是金箍棒”,而是让你在剧情推进中,自然感受到这个物件的沉重与宿命。不是科普“这段出自《山海经》”、“那段来自《西游记》”,而是让你感到,这些故事早已从典籍中活了过来,变成了我们这个时代新的神话。

  所以说,中国文化不需要“被懂”,它需要的是“被感到”。哪吒2 的成功,就是这种自信的证明:

  真正能跨越语言与理解的,是气场,是审美,是情绪共振,我们不必为了“被看懂”而自我调整,反而可以以最完整的样子,站上世界的舞台。

------------------

驱狼逐虎木鹿王,微博,2025-4-2

  德国上了哪吒2 与是又看了遍,发现了一处属于没有好好想一想的翻译——药材血竭,直接英文用了 Loong's blood,Loong 替掉 dragon 是好的,但就搞的好似申公豹去海底抽了些龙血给李靖当药材一样 [笑cry][笑cry] 其实这里反正大部分使英语的人也不认识药材,也不必非用龙血这词,用 dracaena resin 效果会好点

黄佶编辑增图,2025年4月7日)

相关链接:

专题:电影《哪吒》的译龙方法:从 dragon 到 Loong

专题:翻译经济学的原理和在跨文化传播中的运用

Loong 在国际上的应用情况汇总

中国外交系统改译龙进展情况

译龙为 Loong 实际使用案例按分类排列

【全民狂欢,创造历史】Loong 纷纷空降购物中心等公共场所

推广 loong 的广告(黄佶)

中华儿女,为龙而忙:记那些呼吁和推动改译龙的人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QQ互动群:417754415 主编黄佶信箱:1131376436@qq.com Tel:13671606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