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为什么是“龙的传人”? 信箱:1131376436@qq.com T: 13671606831 《译龙风云》 |
黄友义:loong 的译法很好,但实际应用时,难以被外国人理解 原标题:在“翻译中国”的新时期,中国品牌如何走出去? 近日,我们有幸采访到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知名翻译家黄友义先生,聆听他在对外翻译、国际交流、品牌出海等领域的真知灼见。 黄友义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从事对外出版和国际传播工作,在外文局躬耕四十余载,曾任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外文出版社总编辑,不仅有着长期且丰富的翻译实践,而且对对外翻译传播活动有着深刻的思索,其思想结晶以文字形式汇聚成了《从“翻译世界”到“翻译中国”:对外传播与翻译实践文集》。 |
他提出,中国的翻译工作正在从“翻译世界”向“翻译中国”发生历史性的转向——如今中国翻译界一半以上的工作量是中翻外,这种历史性的变化标志着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做好外宣翻译,是我们为当代中国构建国际话语体系的必由之路。 为了传播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需要将目光放在日益扩大、多样化的受众身上,这包括了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们。“我们要意识到世界上有多少人呢,根据联合国统计,八十亿。除去十四亿中国人,还有六十六亿。我们在讲中国故事的时候,面对着六十六亿不懂中文的人,首先要设身处地,了解这些人是怎么思考的。”黄友义强调,“翻译历来是先学习再翻译。”传播者需要了解不同国家的话语体系、思维习惯以及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技巧,讲述个性化的中国故事。 多年对外交流的经验提醒着黄友义:“我们的海外受众或许是博士、教授,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可能不如中国的一年级小学生。”他举例说,“‘新中国’不能直接译为‘New China’,而需解释为‘1949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否则外国人大概率会误认为指的是其他不同时期的中国。但是也不能总重复这句话,太长了。怎么办?那就说‘1949年以来’。” |
黄友义还提到了“译龙问题”——关于“龙”的翻译问题,一直以来争论不休。英文单词“dragon”所指代的龙,是一种凶悍邪恶的形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则带有美好的寓意。因此有观点认为将中国龙音译为“loong”,比“dragon”更妥贴,也更能代表中国文化。对此黄友义指出,“loong”的译法很好,但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往往难以被外国人理解,需要作大量解释,采用“Chinese Dragon”的译法会更高效。未来,随着中西文化的广泛交流,越来越多外国人将更加了解中国文化,相信翻译中的误解也将随之减少。 --------------------- 黄友义,翻译家,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英语专家委员会主任、全国翻译系列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全国翻译研究生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黄友义长期从事翻译、出版、互联网传播、国际交流,积极参与中国公共外交,出席国内外相关主题论坛,组织并主持过多场国际出版论坛。译著包括美国文学名著《名利场大火》、《马歇尔传》和《无冕之王》;对外介绍中国各个方面的中译英图书,如《中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中国加入 WTO 与经济改革》《中国长城》《中国旅游》《聊斋志异选编》等。 (黄佶编辑,2024年11月1日) 相关链接: |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全文免费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