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儿女,为龙而忙:记那些呼吁和推动改译龙的人


首页 为什么是“龙的传人”? 信箱:1131376436@qq.com T: 13671606831 《译龙风云》

学术论文摘选

从 Peking Opera 到 JingJu:京剧是“他者”还是“我者”?

原标题:原标题:从“Chinese Opera”到“JingJu”:
西方报刊媒体对“京剧”英译的话语塑造路径观察
章龙,戏曲艺术,2024年第二期

  2010年11月京剧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所用英文译名为 Peking Opera,但时至今日,京剧自身的译名无论在业界还是学界中仍有争论。京剧业界对京剧英文译名的集中讨论发生在 1996年。梁文华在《中国京剧》中提出,无论是“Peking”还是“Opera”均来源于西方审视下的命名,京剧应该按照日本、韩国、越南和法国等国家的命名方式,采取音译“JingJu”的方法来称呼京剧,以强调京剧的民族特性。刘宝杰认为京剧应该摒弃“Peking Opera”或者“Beijing Opera”式的西化翻译,采用汉语拼音译称“JingJu”,这样一方面可以从意译上摆脱西方“歌剧”式的猜想,一方面可以和其他国家戏剧名称译法一样突出民族性。

  田雨也认为“JingJu”是一个合理的翻译方法,不仅可以摆脱“歌剧”字面上对京剧演绎的限制,同时以“京剧学(JingJuology)”等方式的翻译也可以加强京剧学科建设。

  原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指出,京剧应该直译为“JingJu”,但介于(鉴于?)“Peking Opera”使用较多,可以通过“JingJu(Peking Opera)”的方式加以解释,使海外受众慢慢接受。

  但也有学者说,“Peking Opera”的称谓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且海外流传已广,应当注重其历史渊源,只需按照标准化拼音将“Peking”改为“Beijing”即可;其次,“Opera”在英文中的含义为“所有表演艺术的综合体——歌唱、器乐、舞蹈和戏剧”,虽然不足以完全表明京剧的艺术特质,但前面加以“Beijing”也可以表明京剧区别于其他国家艺术的独特性,同时也便于京剧的海外传播与认知。

  ……。另外,《中国日报》自 2014年起有些报道也开始使用“JingJu”作为京剧称谓(48次)。……。

  就当前而言,作为中国文化重要名片之一的京剧,其本体的英文译称仍存在没有统一的现象,这不仅对京剧的海外传播造成了一定阻碍,也不利于海外受众形成对京剧的整体印象。……。

一、“Chinese Opera”:西方新闻报道中的中国景观

  ……。

二、“Chinese Theatre”:梅兰芳与“中国剧”的海外传播

  ……。

三、从“Peking Opera”到“JingJu”:新中国海外演出中的京剧形象

  ……。

  1989年,《圣路易斯邮报》(St.Louis Post-Dispatch)音乐栏目记者詹姆斯. 维尔兹比奇(James Wierzbicki)在报道华盛顿大学爱迪生剧院的京剧演出时,使用了京剧的汉语拼音译称“JingJu”,并认为:

  “Opera”这个词是通过意大利人从古拉丁语中传下来的。它是“opus”的复数;就像我们英语中用惯用短语来形容汉堡中的所有额外馅料一样——是“作品”。…… 使用“JingJu”作为翻译起码表明了这是“在中国首都发展起来的表演和演唱风格”,而坚持不用汉语拼音用法的西方人把它简单称为“PekingOpera”。

  ("Opera" The word comes down to us, via the Italians, from ancient Latin. It's the plural of "opus"; what it means -- quite literally, and rather in the same sense in which we use the English equivalent of the phrase to describe a hamburger garnished with all the extras -- is "the works" ...... The translation of "JingJu" more or less,is "performance style, with singing, that developed in the capital city", Westerners who hold to the pre-
Pinyin spellings of Chinese names call it simply "Peking Opera")。

  由此,“JingJu”也逐渐出现在西方媒体的报道中。

  但出于种种原因,不少报道中仍使用“Peking Opera”这一称谓,也有记者或评论家采用了在“Peking Opera”后加注的方式。而随着中外演出交流的进一步加深,也有不少国内京剧院团意识到了京剧译称的问题并且尝试做出改变,尤其 2010年京剧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不少京剧业内人士认为之前的翻译“很容易产生误读”,随后在 2011年,北京京剧院将英文名称改为“JingJu Theatre Company of Beijing”。

  2014年正值梅兰芳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北京京剧院赴美演出之际,《纽约时报》古典音乐专栏首席评论人安东尼.托马西尼(Anthony Tommasini)注意到了这一称谓的改变,在评论文章中“Peking Opera”后用“JingJu”进行了标注,这次也是《纽约时报》自创刊以来京剧首次以“JingJu”的译称出现在报道中。由此,也就出现了“BeijingOpera”“Peking Opera”与“JingJu”三种京剧译称同时并存的现象,并沿袭至今。

结语

  在百年的传播过程中,京剧艺术作为中国形象的代表之一,在西方不同历史时期所扮演的形象不尽相同。自第一次出现在西方新闻报道中开始,京剧始终扮演一种被西方记者、评论家乃至民众观测、审视甚至任意捏造的角色,尤其是从“Chinese Opera”到“Chinese Theatre”再到“Peking Opera”三种译称形成的历史割裂状态来看,京剧形象在西方话语中始终表现为在“他者”与“我者”中的融合与冲突间反复摇摆。而“Beijing Opera”与“JingJu”的出现则说明随着中国逐渐参与到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进程中,从而使得京剧在国际间的形象及其传播发生了变化。从根本上看,基于英文话语的京剧译称——无论在何种时期,都是西方社会根据自身欲求而创造出的“他者”形象,即是由西方社会所书写的,基于西方自身意识形态与文化观念而构建的话语形象,也就是萨义德(Edward Waefie Said)口中所言的“文化他者”,代表着京剧“应该是什么”,而非“本来是什么”。

  从话语的角度来看,京剧译称的变化并不仅仅是何种称谓更适合京剧传播的问题,也并非是京剧这种艺术形式更“适合”于何种翻译的问题,而是需要从由西方话语所建立的“他者”与中国艺术家、文化学者及业界、学界人士建立的“我者”角度来共同进行解读。同时,解决京剧译称的问题也需要在秉持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前提之下,从中国文化与世界观众的共同文化价值角度寻求共识,从而谋求客观的、被普遍接受的真实“京剧”形象。

  作者简介:章龙,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 2021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戏曲文化传播、戏曲电影、跨媒介传播。

黄佶编辑配图,2024年6月15日)

相关链接:

【全民狂欢,创造历史】Loong 纷纷空降购物中心等公共场所

Loong 在国际社会的应用情况汇总

公共传播实战录:我们是 Loong 的“传”人(黄佶)

推广 loong 的广告(黄佶)

译龙为 Loong 实际使用案例按分类排列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全文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