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英文应该翻译成 loong

首页 为什么是“龙的传人”? 信箱:1131376436@qq.com T: 13671606831 《译龙风云》

文摘三篇

译龙为 Loong 是中华文化全球传播的一大进步

----------------------------

浙江宣传:说“龙”
浙江在线,2024年2月9日
https://zjnews.zjol.com.cn/zjxc/202402/t20240209_26643074.shtml

  龙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在跨文化交流中,应当从容自信地讲述龙的故事,寻找共同的价值理念,引发情感共鸣。而要弥合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首先需要解决翻译的问题。比如,有学者就提出,可以用“Loong”替代“Dragon”,来区分“东方龙”与“西方恶龙”。

浙江宣传:为何我们对龙的翻译很较真
浙江在线,2024年2月11日
https://zjnews.zjol.com.cn/zjxc/202402/t20240211_26646354.shtml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龙”等传统文化符号出海已成大趋势。如何在保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创造更适应国际受众的传播形式,让文化在交流碰撞中增进了解,事关文化自信,事关文化定义权和话语权,不可不较真。

  因此,向全世界说清楚,中国龙是“Loong”不是“Dragon”,事关维护我们传统龙文化图腾的正面性,也是我们这代要走向世界、解决中国“挨骂”问题的中国人,必须直面的课题。

  Loong 还是 Dragon?为何要在翻译上锱铢必较?

  有观点认为,英语翻译还是要按西方传统语境来比较靠谱,这样可以减少传播的障碍。但也要看到,文化的国际传播中,这种较真可谓比比皆是,因为这不是小事,而是事关文化定义主导权、话语权的大事。比如,日本在 2019年向国际媒体提出了一项要求,更改日本人名字在英语翻译中的顺序,回归日本人名秩序传统。对于日本的新年号“令和”,日本专门给出了官方英语翻译来解释和规范,纠正部分国际媒体的错误翻译。

  中国龙无论是外部形象还是文化内涵,以及从历史演变的轨迹来看,和西方龙都有天壤之别。纠偏 Loong 与 Dragon 的混淆,有利于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叫响中国龙,更为重要的是积极讲好龙的故事,让龙成为全世界都喜爱的文化符号。

  中国龙文化源远流长,让中国龙的文化内涵深入人心,需要的不仅是常年累月的推广,更要在创新内容和形式上多下功夫,找到合适的平台和合适的人,才会事半功倍。比如 2022年冬奥会,中国选手谷爱凌成为了中国龙文化的“代言人”,她的赛服、雪板、头盔不仅有中国龙的图案,还有“人中之龙”的英语表达。伴随着谷爱凌屡获金牌的表现,中国龙也刷到一波国际人气。

谷爱凌

A dragon amongst people

  为中国龙正名,绝非小事一桩不值一提,也不是固步自封,而是为了与世界的沟通更顺畅,分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营养。当历史进入二十一世纪,步入新时代,诸君且听这自信的龙吟,这正是响亮的中国之声。

为“Loong”正名,在全球化大潮中激扬文化自信
盐城新闻网,2024年2月16日
http://www.ycnews.cn/p/830598.html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权威与尊贵,同时也代表着吉祥与繁荣,中国人将龙视为祥瑞和精神寄托,更被称为“龙的传人”。今年是甲辰龙年,日前关于“龙”到底该翻译成“Dragon”还是“Loong”的话题讨论持续高涨。

  语言文字的自信是文化自信的基石和源泉,也是文化自信的升腾和爆发。从网络留言、社交媒体、商家店家、海外华人的表现来看,将龙翻译为“Loong”,正逐渐为更多人所接受。可以发现,集万千神思于一身的龙年春晚顶流“龙辰辰”,官宣英文名是“Loong Chenchen”,而不是之前一直误解的“dragon”。“西方龙”和“东方龙”有着本质的不同,至此而言,从“dragon”到“loong”,不是“更改”了,而是“更正”了,是一次“切割”和“正名”。

  今天逐渐流行的 loong,其实是龙的音译,譬如功夫(kungfu)、太极(Taichi)、麒麟(Kylin)、秧歌(yangge)、水饺(shuijiao)......,带有其所承载的独特文化印记、浓厚风俗色彩和漫长历史沿革,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虽然这些音译词看上去比较“陌生”,但其实是中华文化的浓缩和符号,是中外文化差异的跨越,是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和坚守,更有利于我们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推动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更好对外传播、走向世界。

  今天的中国与世界联系更加紧密,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推进,中国正前所未有地受到世界关注。将龙翻译为“Loong”,无疑是中华文化全球传播的一大进步,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体现,彰显了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分享自己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特色的决心。

黄佶编辑配图,2024年2月18日)

广告:欧罗巴二人转?不,这是芭蕾舞!(黄佶,2023年9月)

相关链接:

专题:2024 是 Loong 年

译龙为 Loong 实际使用案例按分类排列

四十三年的持续努力,中国学者论译龙:

  跨世纪的先见之明:中国学者论译龙(1980年 - 1999年)

  绝无仅有的异口同声:中国学者论译龙(2000年 - 2005年)

  译龙风云拉开帷幕:中国学者论译龙(2006年 - 2014年)

  大多数人选择 Loong:中国学者论译龙(2015年 - 2023年)

--------------------------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全文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