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全文免费下载 |
绝无仅有的异口同声:中国学者论译龙(2000年 - 2005年) 【编者按】2005年11月11日,本来呼声最高的龙落选北京奥运会吉祥物,因为龙的英文名是 dragon,奥组委说:“龙在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不宜作为奥运会的吉祥物”。国人是在这一天才知道龙和 dragon 是两回事的吗?不是,从 1987年到 2005年10月,中国外语学界的学者写了近三百篇论文,指出龙和 dragon 的象征意义大相径庭。如果有管理部门明察秋毫,从善如流,立即组织专家学者开展研究,解决了译龙问题,那么,当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出现在龙和中国文化面前时,龙就不至于落入如此悲惨的境地。前几天整理了 1987年到 1999年的论文,下面的是在知网中用关键词“龙 dragon 翻译”检索到的、从 2000年初到 2005年底的论文摘选,有几篇研究生论文全文英语,本文没有摘选。(黄佶) ------------------------- “龙”和“dragon”—— 东西方龙的比较及翻译 龙是汉英两种语言中较常见的意象。由于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龙的意象分别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中华文化里的“龙”是“权威、力量、吉祥”的象征,而西方文化里的“dragon”却是“凶残、邪恶、怪物”的象征。 随着 2000年的到来,人类将步入崭新的二十一世纪。对于作为新世纪伊始的 2000年,人们有着无数的憧憬和美好的祈望,而身为“龙的传人”的中国人更是如此,因为按照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纪年法, 2000年是龙年。龙,在中华民族文化里是“权威、活力、吉祥”的象征,中国人民历来有着对龙的信仰和崇拜之情。但假如我们对来自英美国家的朋友说,2000年是“the year of the dragon”,他们会感到十分奇怪,甚至可能产生不悦之情,原因是西方人对于 dragon 的理解和中国人对于“龙”的理解截然不同。 作者简介:杨春梅,广西师范学院外语系,教师。 --------------------------------- 论词汇的文化蕴涵意义 再如,“龙”(dragon)在汉语中经常和吉祥相伴。诸如,“望子成龙”(即希望孩子长大能有所成就);还有“藏龙卧虎”、“龙凤呈祥”等。相反,在英美人眼中 dragon(龙)是邪恶的象征,是肆虐的怪物,应予以消灭。例如,公元 700 年左右,在盎格鲁-撒克逊(Angro-saxon)人关于 Beowulf(奥武尔夫)事迹的叙事诗 The Song of Beowulf 中,奥武尔夫打败妖怪格伦代尔(Grendel)后,与恶龙搏斗,最后同归于尽。 |
------------ 漫谈文化内涵词与英语教学 汉民族对龙的崇拜,使龙成为帝王独享的象征,凡带龙的事物皆有神圣吉祥色彩,以“龙”字构成的词语自然都是褒义的,如“龙袍、真龙天子、龙飞凤舞、生龙活虎、龙凤呈祥、龙马精神”等。但西方人却视龙(dragon)为凶暴可怕之兽,用来指人常含贬义。“his wife is a dragon”意思是他妻子是个悍妇。 -------------- 文化差异与等效相对性 “龙”在中国一直被视为是力量,权威,腾达的象征,因此有“望子成龙”这一成语。而在英语国家里,自从 Beowulf 的时代起,“龙”(dragon)就被视为是危险与邪恶的象征。 ------------------ 论外语教学中的英汉文化差异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每个社会对待万物世界都有自己的看法,并以此为前提培养了一套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每个社会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往往盲目偏袒,而把他民族、他社会的生活斥为异端邪物。人类认识结构上的差异,反映到语言里就形成了语义的不等价。比如“龙”(dragon)在我国被视为吉祥的神物,有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因而成为至尊帝王的象征,炎黄子孙都骄傲地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在汉文化中,“龙”总是褒义的,很多词语中都有“龙”,如“龙飞风舞”、“龙风呈祥”、“龙腾虎跃”、“望子成龙”、“生龙活虎”等。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叫“龙”的到处可见。而在西方神话传说中 dragon 是一只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能够从嘴中喷火。在中世纪,dragon 是罪恶的象征,恶魔撒旦(satan)就被称为 the great dragon。朗曼现代英语词典(Longman Modern English Dictionary)给 dragon 有如此解释:a formidably fierce person, esp. a wornan(一个极端残忍的人,特别指女人),故而“望子成龙”便不能直译成 to hope that the son will become a dragon,而应译为 to hope that the son will have a bright future。只有这样才能恰如其分地传达原语的文化内涵。又如在希腊罗马神话中的“dragon”是像鳄鱼类的陆生动物,能够“喷烟吐火”,是具有四足的凶残怪物。因此,法语中常说的“这个女人真是条龙!(Cette femme est un vrai dragon!)绝不是恭维人的话,而是说,“这个女人真是个凶神!”。然而这句话如出自中国人之口,可能是称赞这个女人是位女强人,工作“上通下达游刀有余”。 作者简介:孙瑞梅(1954- ),女,山东临沂市人,临沂师范学院外语系副教授。 ------------- 用社会语言学更新外语教学的语言观念 (2)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民族文化在民族语言中的反映首先表现在词汇平面上。例如,汉语中的“龙”这个字眼的含义及其运用,就反映了汉民族文化的一个典型特征。在我国古代,“龙”是皇帝的象征,反映在语言中便有了“龙颜”、“龙体”、“龙袍”、“龙床”等词语。后来“龙”被引申为高贵、珍异的象征,故又出现了“望子成龙”、“跳龙门”等表达形式。英语中也有“龙”(dragon)这个词,但它在英美文化中却往往被视为凶恶的象征。例如,英语词组“the old Dragon”是“魔鬼”的意思,毫无褒义可言。 -------------- 何必译“龙”为“虎”?—— 浅议广告商标翻译评论的误区 东方人,尤其是炎黄子孙,说起龙,无不津津乐道,自命为龙的传人。可是,在广告商标上碰到“龙”,在机构商号中见到“龙”,用英语翻译起来,有些人就如叶公之见真龙,避之犹恐不及了。其理由是,在西方文化中,“龙”(dragon)是“凶残的魔鬼”,是“可憎恶的象征”。经济发展迅速的亚洲四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亚洲四小龙”,译界多半谈 dragon 色变,不少人译“龙”为“虎”(tiger),“亚洲四小龙”被译为 four Asian tigers。 汪滔在《“亚洲四小龙”应译为“four Asian tigers”吗?》一文中,表述了正确的意见,认为译文应起桥梁作用,帮助读者理解原文的文化精髓,世界人民对“龙”的文化底蕴和引申意义的理解会逐步加深,认为“亚洲四小龙”还是译为“four Asian dragons”好。实际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西方人确实加深了对东方“龙”的理解了。在东西方文化交汇、国际交流频繁的香港,很多商号带“龙”的公司机构,都拒绝译“龙”为“虎”。港龙航空公司者,Dragonair 也,在英文报刊上图文并茂地大卖广告。游龙(香港)旅运有限公司,就是 Flying Dragon(H.K.)Travel Service Limited;远龙国际有限公司,则为 Far Dragon International Limited;双龙置业有限公司直译 D-Dragon Estates Co.Ltd;澳大利亚墨尔本市区内的“龙舫皇宫”酒家,大大方方地译为 Dragon Boat Palace,还让腾龙的形象跃然壁上。不见西方人士望“龙”止步,却见中西食家客似云来。 |
美国马州教育家 Ms Edith Simons 为推动中外教育交流而组织的“诗妮姿国际旅游”机构,干脆就以“龙”为徽,即“龙”印在名片上。1997年12月31日晚上,为庆祝中南建交,在南非广播公司演播大厅举行的联欢晚会上,舞台两侧柱子上雄踞着南非独有的猎豹和象征中国的巨龙。照译“龙”为“虎”的逻辑,上述诸龙都译“虎”,行吗?! 由于不少人把“亚洲四小龙”译为 four Asian tigers,问题来了。东南亚金融风暴刮得厉害之时,不明就里的人将 four Asian tigers 回译为“亚洲四小虎”,在报上发表文章,竟提出:这亚洲四小虎还能变成龙吗?这是译“龙”为“虎”所引出的结果。 作者简介:吴伟雄,广东省云浮市外事办公室主任,译审。 --------------- 关于商标名称的翻译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文化上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如同样的动植物、颜色、数字,在某个国家可能喜欢,而在另一个国家则厌恶。如动物“龙”(dragon)中国人历来把它视为权力、力量、吉祥的象征,然而,在英语文化中,龙仍是一种恐怖的怪物。因此,商标名称的翻译应遵循目标市场的文化习俗。一个商品进入市场能否受到消费者喜欢,其商标名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简介:戴静(1960- ),女,浙江温州人,温州大学经济与行政管理系讲师。 -------------- 语义与副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 对传说的动物龙(dragon),在我国被看作是吉祥的神物,有不可思议的神力,是“权威、力量、吉祥”的象征。在汉语中有“龙”的词大都为褒义词,如“龙飞凤舞”,“龙凤呈祥”,“望子成龙”等等,而在英语中龙却是一种能喷烟吐火的凶残怪物。常使人想起西方古代神话传说中看守财宝的恶龙。 作者简介:皖西学院外语系讲师。 ----------------- 东西方动物文化内涵的差异与翻译 “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图腾形象,华夏民族的图腾形象是一个演化过程,最早的图腾形象是自身形象,如蛇、鸟、熊、虎等。以后出现半人半兽的图腾形象,最后,图腾进一步神圣化,形成了如龙、凤等具有多种动物特征的综合性图腾形象,如龙兼有蛇、兽、鱼等多种动物的形态,是以蛇为主的幻想动物。这反映了华夏民族不断融合的过程。在我国传说中,龙是一种能兴云降雨的神异动物。在封建时代,龙作为皇帝的象征。在汉语中,龙总是用于好的意思,例如龙凤指才能优异的人,龙虎比喻豪杰之士。在许多成语中都有“龙”这个词,例如:龙飞凤舞、龙凤呈祥、龙盘虎踞、藏龙卧虎、画龙点睛、攀龙附凤、生龙活虎等等。中华民族素以“龙的传人”自称。 在西方神活传说中,“dragon”是一只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能够从嘴中喷火,在中世纪,“dragon”是罪恶的象征,这来源于圣经中的故事,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Satan)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因此,在基督教美术中 dragon 总是代表邪恶。 在英语中,“dragon”所引起的联想与“龙”在中文中所引起联想完全不同,例如说一个人像“dragon”,这并不是一句好话,因此在使用时需十分注意。Collins Cobuild English Language Dictionary 如此解释: If you call a woman a dragon, you mean that she is fierce and unpleasant.(如果把一个女人叫做 dragon,意思是她很凶狠,令人讨厌。)例如可以说,She's a bit of a dragon around this place. 意思是她在这里是个很跋扈的人。 因此,有的词典为了区别汉语中的“龙”和英语中的“dragon”,把中国的“龙”称为“Chinese dragon”,以区别于英语中的“dragon”。比如,亚洲“四小龙”通常不译成“four dragons”,而译成“four tigers”。 ------------ 试论翻译中的语用因素 又如,在中国文化里,龙含有褒义,是帝王的象征,而在基督教文化里,dragon 的涵义与中国的龙正好相反,是邪恶和恐怖的象征。由于龙(dragon)在中西文化中的不同含义,中国人所说的“亚洲四小龙”在英文中为“Four little Tigers of Asia”。 因此,翻译中必须注意汉、英两种语言在使用方面的文化差异,自觉地将英语同我们的母语进行比较,培养较高的英语语用能力。 作者简介:王怡(1959- ),女,甘肃静宁人,宁夏职工科技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语用学研究。 ------------ 英汉文化习俗差异与翻译 “龙”(dragon)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中国它被认为是吉祥的神物,象征兴盛、至尊的帝王及至国家。汉语中常用“望子成龙、龙凤呈祥、龙腾虎跃”,中国人也被世人称为龙的传人。如果把上述与龙有关的表达法译成英文,就会辞不达意。因为在英语中龙指的是希腊传说中长有翅膀,类似鳄鱼的爬行动物,它生性凶残,令人生畏。如果听到“That old fellow is a dragon”这是说“那个老家伙是个凶神”,而绝不是什么恭维话。“望子成龙”不可译为“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a dragon”,而应译“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somebody”。 作者简介:张慧军(1968- ),女,陕西西安人,陕西教育学院外语系讲师。 ----------------- 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比较 以“龙(dragon)”一词为例,在汉族文化里,“龙”总含有褒义的语义,蒙有一层极其尊贵、神秘的色彩,是帝王之称,象征着“权势、高贵、吉祥”。“龙凤”指才能优异的人,“龙虎”喻豪杰之士。像“龙凤呈祥、龙腾虎跃、龙飞凤舞、藏龙卧虎,望子成龙”等带有“龙”字的成语,无不展示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汉民族还素以“龙的传人”为自豪。但是在西方民族文化中,与汉语“龙”相对应的“dragon”引起的联想意义基本上都是贬义的。西方人认为“dragon”是生性凶残的动物,是十恶不赦的妖怪,是邪恶的象征。“dragon”被用来指“凶暴的人”,甚至做“恶魔、凶神恶煞”的代名词。例如: I will starve him to death, the son of a dragon.(我要饿死他,这恶魔的儿子。) |
If you call a woman a dragon, you mean that she is fierce and unpleasant.(如果把一个女人叫做 dragon,意思是她很凶残,令人讨厌。) ------------------ 英汉动物习语比喻形象的文化差异 众所周知,龙是中国文化中的神物。据《礼记·礼运》:“鳞凤龟龙,谓之四灵。”而四灵之最,非龙莫属。这种虚幻的灵物“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鱗似鲤,爪似鹰,掌似虎”,具有神秘的超自然力量。就是这种神秘的超自然力量使得帝王和百姓顶礼膜拜,视之为瑞兽。封建帝王把它当作自己的真身,自封为“真龙天子”以达到奴役思想、驯服百姓、安邦治国的目的;平民百姓把龙当作自己的神灵,自称是“龙的传人”,以求这个百兽之灵的庇佑。在汉文化传统习惯中,龙成了造福万物的神物,专司雨水。人们崇拜它、祭拜它,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龙成了中华民族的吉祥物,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于是,在汉语中有了龙飞凤舞、龙马精神、龙腾虎跃、画龙点睛、藏龙卧虎、生龙活虎等美好的形象。龙成了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形成了鲜明的民族个性。 英语的龙(dragon)是从希腊词 drakon 演化而来,意思是“to see”,“to look at”,“to watch and to flash”。根据《布留沃成语与寓言词典》(Brewer's Dictionary of Phrase and Fable),龙的形象是长着双翅的巨大鳄鱼,身后拖曳着大蛇的尾巴(A dragon is a fabulous winged crocodile, usually represented as of large size, with a serpent's tail)。因此,龙和蛇常被混为一谈。在中世纪,龙是异教徒,是罪恶的象征。这一比喻来源于启示录第十二章第九节,撒旦被比喻成“the great dragon”。由此而来,在基督教文学作品中,龙的形象就与蛇、与撒旦、与邪恶紧紧联系在一起了。著名的盎格鲁-撒克逊叙事诗贝奧武夫(Beowulf)描写的就是代表正义的叶亚特国王贝奥武夫和代表邪恶与凶残的恶龙之间的战斗。在莎士比亚的戏剧汉姆雷特中,当朱丽叶听到表哥被罗密欧杀死时,她悲叹道: O serpent heart, hid with a flowering face! 啊,花一样的面庞里藏着蛇一样的心! “A dragon lady”是一个以统治者身份行使权利的女人,比如说,英国革命中的亨丽-玛丽亚,法国革命中的玛丽-安托瓦内特,俄国革命中的艾丽克丝。龙还被用来描写凶悍泼辣的女人: (25) Her mother is real dragon. (26) Copperfield was going down to his aunt, the Dragon of that night, early in the morning. (27) The woman in charge of the accounts department is an absolute dragon! ---------- 商业广告翻译:性质·特点·技巧 有些词汇汉英都有对应的词,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蕴涵着不同的文化信息,甚至有褒贬之别。在使用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其贬义或容易引起异议的意义。比如汉语的“龙”(dragon),在中国文化中是“神圣,吉祥”的象征,但 dragon 在英语文化中所蕴涵的信息却是“怪物”与“凶残”。若将“金龙牌”直译为 Golden Dragon,在汉文化社区获得的是正面效果,而在西方文化社区则是负面效果。 对于商标的翻译,为了判断汉外对应词能否用作商标,可用结构分析法对对应词的内涵意义、外延意义、宣传效果、发音效果、词形结构等要素,按广告商标的要求进行比较分析,以确定某词能否作商标用。比如:汉语的“龙”与英语的“dragon”,可做如下比较: |
其中,“+”表示肯定,“×”表示否定,“-”表示负面效果。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龙”的各项指标都是正面的,因此在汉语中作为商标使用是完全可行的。但 dragon 在英语环境中,广告要素中最重要的“宣传效果”为负值,因而用“dragon”在英语环境中作商标是不妥当的。 ---------------- 谈文学形象翻译中的添加法 不同的民族由于其各自不同的生存环境、文化传统,往往会形成其独特的文化意象,并赋予它们以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意义。比如我们经常提到的“龙”(dragon)在汉语中是象征着威严和吉祥的动物,有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而在英语文化中“龙”却是一个肆虐凶残、危险的动物,所以当我们中国人骄傲地说自己是“龙的传人”时,西方人听了这句话就未必能体会到其中的自豪之情。 作者简介:刘诺亚(1971- ),男,湖北仙桃人,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助教。 ---------------------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又如龙(dragon)在汉语里是吉祥的神物,有着至高的神力,是封建时代皇帝的象征,皇帝自喻为“真龙天子”,皇帝的子孙被称为“龙子”、“龙孙”。同时在一定意义上,“龙”又是中华民族渊源流长的五千年文明史的象征,因此我们都自称是“龙的传人”,因而形成了独有的“龙”文化。汉语常讲“望子成龙”、“龙飞凤舞”、“龙争虎斗”、“龙腾虎跃”等。而西方文化里“龙”是一种长着四足、口喷烈焰、四处施虐的凶残可怕的爬行怪物,人们就它所能产生的联想是全然不同的。 ----------------- 老调新弹——“望子成龙”英译的新思考 笔者对两所高校几名分别来自英、美两国的外籍教师还进行了一次有趣的调查:将三个纸条分别写上以下三个句子: 1. to long to see one's son become “龙”. 2. to long to see one's son become “long”. 3. to long to see one's son become a dragon. 这些外教大都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都不认识“龙”,也不知道它的拼音“Long”是何义。至于“dragon”,他们知道是一种“somewhat evil”的神奇动物。而耐人寻味的是,尽管如此,但他们还是知道句子的大意,领会到 dragon 是指“a person with great power”。究其原因,是其特定的语境起了重要作用。句中的“long to see”的语义,在思维逻辑上限定了人们的选词范围。首先可以判明,句中的 dragon 为褒义词,再联想起 dragon 的形象和传说的威力,自然就有了“great power”的理解,尽管意义不是很精确,但是在再大一点的语境中去理解,也就不难领会出其精确意义。如果对中国“龙”文化有所了解,问题就更容易了。根据以上分析与事实,我们完全可以在“望子成龙”英译中保留原语的文化形象,译成“to long to see one's son become a dragon”。 作者简介:宋德生(1955- ),岳阳师范学院(西院)外语系讲师,先后在《外语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等杂志及其它报刊上发表论文、译文、散文及诗词十余篇。学术方向:语义学、跨文化交际。 -------------------------- 英汉语义差异及其翻译 四,英汉文化习惯和文化背景差异导致英汉语义差异 我们知道“龙”(dragon)字,在汉语是“吉祥”的象征。英语中则是“凶残”,“邪恶”的象征,如 old dragon 指“魔鬼”。 作者简介:崔薇(1968- ),女,辽宁抚顺市人,湖南商学院讲师。 -------------- 母语负迁移与翻译学习 对英语词汇表层意义的掌握较为容易,但对一些词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的了解和掌握却是语言学习的难点。在英汉语言中,都使用诸如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野心/ambition、农民/peasant、宣传/propaganda、龙/dragon、爱人/lover、黄/yellow、西风/westwind 等等很多词语。然而,它们深层的文化内涵和联想意义却差异极大,一方可能具有褒义,而在另一方却可能含贬义,如果以母文化知识去理解英语民族的文化,很易造成误解、误译。 |
作者简介:庄凌(1960- ),女,广西梧州人,讲师。 -------------- 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 同一词语,在文化背景不同的人的头脑中反应出来的意象和引起的联想就不同。如:龙(dragon)中国人视为吉祥物,有着神奇的力量,成为至尊帝王的象征,象汉语中的“真龙天子”、“望子成龙”、“龙腾虎跃”等。而在西方人眼里“dragon”是一种吐火伤人、兴风作浪、杀人放火的怪物,是“灾难”、“邪恶”、“恐怖”的象征。“龙”和“dragon”截然相反的联想意义使西方人很难理解中国人常说的“我们是龙的传人”这一说法。“亚洲四小龙”在英美常被译为“four little tigers of Asia”,以避免由于“dragon”的联想意义不同而引起译文背离原意。 作者简介:邓大好(1964- ),女,重庆忠县人,重庆三峡学院外语系副教授。 --------------- 岳阳楼英语导游与中西文化理解的差异 岳阳楼飞檐上都雕有“龙”,“凤”。这在理解上要注意中西文化风俗上的不同,中国人自视为“龙”的传人,把“龙”视为吉祥的神物,有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因而成为至尊无上的帝王象征,可在西方文化中“龙”(dragon)一词是“凶残”的魔鬼,“可憎恶的象征”,“凤”(phoenix)并不完全是“每五百年自行焚死,然后在灰中再生”的鸟和“毁灭后再生的事物”的词义,它还有“殊品”的涵义,甚至把它看成光明的未来。因此导游人员应该帮助外国游客理解“龙”文化及引申意义。 作者简介:欧阳莉,女,1971年生,1994年7月毕业干新疆大学外语系,现为本院旅游系教师。 -------------- 谈英汉语言中的比喻及联想 包括文学艺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背景等在内的文化传统往往会影响比喻的联想及喻体的选择。在中国封建社会,人们把“龙”(dragon)和“凤”(phoenix)作为皇权的传统象征,因而这两个词在汉语里毫无贬义。而在西方人眼里,“龙”则是邪恶的象征;“凤”则与复活、再生有关。英语中的颜色词 blue 常常表示“忧郁”、“沮丧”,还可以表示社会地位高,有权势。在汉语里,“蓝色”并不能令人有此种联想。因此,含有类似以上词的比喻在英汉两种语言里所引起的联想也不同,这都与两国的文化传统有关。 作者简介:杜凤兰(1966- ),女,辽宁北票人,讲师,硕士。 ------------ 体育跨文化交流应注意的几个特殊问题 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文化中其涵义大相径庭。有些词在汉语中表示褒义,但在英语中所表达的却是贬义。翻译时,译者必须要注意这些文化差异,根据英语的习惯表达法进行转换或补充说明。例如:龙在中国人心中是一种吉祥的动物,在英语中,龙(dragon)却是邪恶的象征。所以,如果遇到像“比赛中运动员个个生龙活虎”这样的句子,“生龙活虎”不宜照直翻译为“doughty as a dragon and lively as a tiger”,而宜采取意译的方法,译为“full of vim and vigor”或“brimming with energy”。在体育跨文化交流中,译者应该了解汉语语言丰富的文化内涵,克服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交流障碍,灵活变通,以保证交流顺利进行。 作者简介:杨梅(1966- ),女,土家族,贵州铜仁人,武汉体育学院讲师。 -------------- 翻译中的语境与语义选择 此外,不同的民族常赋事物或形象以不同的道德、审美价值观念。中国人对“龙”情有独衷,褒扬之至,如“龙的传人”,“望子成龙”,“真龙天子”,“龙凤呈祥”等等,它们表明在中国人心目中,龙是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是无上的至尊,是理想的化身。可英国人、美国人意象中的“龙”(dragon)就不同了,它是长着翅膀、利爪,能喷烟、吐火,模样十分凶恶的怪物。 作者简介:颜传果,安徽教育学院外语系讲师。 --------------- 中英文化差异所造成的词语翻译问题 在中国封建时代,“龙”(dragon)被视为皇帝的象征,皇帝的眼睛被叫做“龙目”。后来,“娘娘”(皇帝的妻子)的眼睛也被叫做“龙目”。在例 1 中,“目”作动词用,意思是“看”。因为请娘娘(贾元春)看“职名”,所以作者用了“龙目”一词。英语读者很可能对此历史背景不甚了解,另外,英语国家的人们对龙(dragon)的联想与中国人对龙(dragon)的联想大相径庭,因此,我们很难把例 1 译成恰当的英语句子。 【编者注(下同):据检索,作者可能是山东省德州学院外语系教师。】 --------------- 英汉互译中的意蕴等值 再有,汉语中的“龙”,是一种非常吉祥的象征,如“望子成龙”、“龙凤呈祥”、“龙的传人”,而在英语中,“龙(dragon)”却被视为一种凶猛的动物,跟人联系在一起,常常充满凶暴与残忍。比如说,英语中的“a dragonish man”,我们只能译成“一个凶暴的人”,绝不能译成“一位像龙一样的人”,否则,其意就会与原意大相径庭。 |
作者简介:李丽(1963- ),女,吉林乾安县人,沈阳市二十四中学一级教师。 ----------- 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 再如,“龙”在中国古代传说中被视为兴云降雨的神奇动物。在封建年代,龙是皇帝的象征。中华民族自称为“龙”的传人。在汉语中“龙”一般用于褒义。如:望子成龙,龙飞凤舞,龙凤成祥,藏龙卧虎,攀龙附凤,生龙活虎等。在英语中,“龙”(dragon)却一般用于贬义,代表罪恶、邪恶,令人感到恐怖。在俗语中,指凶狠、严厉、飞扬拔扈的人。 作者简介:郭丽华(1967- ),女,辽宁海城人,鞍山师范学院英语系讲师。 ------------- 改进英语教材编写与文化素质教育 “龙”(dragon)在中华民族的心中一直是至高无上的尊神,是中国封建帝王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这种褒义又含富贵的词常被人用于欢乐祝贺的场合。如“龙腾虎跃”、“望子成龙”、“龙马精神”、“龙王”。西方人恰好相反,他们非常讨厌“龙”这种动物。在英语词典里是这样解释的,“(in old story)creature like a crocodile or snake, with wings and claws, able to breathe out fire”。dragon 同时还可以用来比喻“管女孩子管得太紧的凶恶女人”。这种解释与汉语解释就相差十万八千里,风马牛不相及。 作者简介:李剑波(1963- ),男,汉族,湖南南县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 ------------------- 国俗语义与动物习语的翻译 传统文化思想差异也必然要反映到国俗语义上。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在 1840年以前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基本构架而杂以释、道思想的混合物。英国可算是西方历史悠久的国家之一,基督教文化与西方哲学是英国文化的主体。这种差异最明显地表现在汉语词“龙”与英语词 dragon 上。例如,在华夏文化中,“龙”是汉语民族颇为熟悉而有好感的。“龙”在汉语中是一个褒义词,具有丰富的国俗语义。“龙”在汉语中是皇帝之称。杰出人物之喻,蕴含“权威、力量、才华、吉祥”等褒扬的国俗语义。然而在英美国家,人们则会听龙(dragon)色变,它常被用来指“凶暴”的人。由于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所以英语 dragon 还有“[圣] 海怪(指鲸、鲨鱼、鳄、海蟒等)”的意思,词组 the old dragon 意为“魔王”。鉴于此,我们在翻译中,必须进行喻体替代,形象转换。在汉语中,“亚洲四小龙”可以翻成 4 tigers in Asia。有些学者甚至建议“龙”应该译成“long”而不是 dragon。由此可见,基于国俗语义差异,如果将原文中的形象直译过来,不仅不能触发读者恰当的联想,而且可能引起误解,甚至会破坏该词的语境美。若对原文中的形象进行替换,代之以汉语中习惯用来表达同一意思的近似形象,便可收到形神兼顾之效。 作者简介:吴惠芳(1967- ),女,江苏宜兴人,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 ------------- 论英汉习语中比喻修辞的民族特色 “龙”是又一体现英汉两种语言不同民族特色的动物。“龙”在汉文化中是“吉祥、权势、高贵”的象征,如“望子成龙”、“龙腾虎跃”、“龙飞凤舞”等。中国被称为龙的故乡,中国人则被称为龙的传人,这足以反映“龙”在汉文化中的地位。而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神话中,“龙”(dragon)被视为凶猛的妖怪,不祥之兆。因此,英语中 dragon 具有贬义,用来比喻凶恶的人,尤指悍妇。如 The woman is an absolute dragon(那女人是个十足的母夜叉)。 作者简介:刘卫红(1969- ),女,河南封丘人,中原工学院讲师;王雪(1969- ),女,河南郑州市人,郑州大学外事办讲师。 ------------ 词语、文化信息与交流——对英汉“文化限定词语”的研究 最有趣,同时也是经常提到的一个词就是汉语中“龙”与英语中的“dragon”。中国人提到“龙”,常会想到“龙飞凤舞”、“龙腾虎跃”等充满喜气的场面,但西方人一提到“dragon”,呈现在他们脑海里的却是“面目狰狞”、“口吐烈火”的怪兽。从汉语和英语的词典中的释义中,也能看出这种文化内涵意义上的强烈反差。 …… 从英汉各自的释义看,“龙”与“dragon”是否指称的是同一事物,也令人感到有些怀疑。莫非是由于英汉民族人民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心理构造的不同,进而观察事物的角度方式也不同,造成了对同一事物现象的不同观察结果?西方人看到的“dragon”,“有翼,有尾,能吐火”,而中国人看到的“龙”,则是“有鳞,有角”,“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能兴云降雨”,但没有说龙会“吐火”。英文中的“dragon”从词源上看,来自希腊文“drakon”,意为“serpent”(蛇),而据《说文》考证,“龙”,“从肉飞之形,童省声”,与“蛇”毫无关系。汉语中的“龙”通常伴随着“变幻无穷”、“神秘莫测”、“帝王权力”等文化内涵意义,而在英语中“dragon”往往会引起“恐惧”、“憎恶”的感情意义,基督教文化中常称魔鬼撒旦为“巨龙(the great dragon),基督教中的圣者,如圣米迦勒(St. Michael),圣参孙(St. Samson),圣腓力(St. Philip)等皆以杀死龙(dragon)而著称。 ……。我们也许可以这么说,“龙”与“dragon”的区别不完全在于词汇的逻辑意义,而在于使用它们的人的主体意识以及这种主体所代表的个体的无意识和他做为其中一员的文化团体的集体无意识。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人和人类的心理构造并不是僵硬刚性的,而是完全可以通过彼此接触交流,达到互相了解,以消除对陌生事物的恐惧感。 作者简介:金明(1961- ),男,江苏常熟人,南京经济学院英语系副教授。 ---------------- 英汉成语的文化内涵与翻译 在传统观念上,中西方也有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反映在成语上也比较明显。如对中华民族来说,“龙”是一种非常神圣的动物,它还是中国古代皇帝的象征,代表了吉祥如意、大富大贵,因此,汉语中有这样的成语:望子成龙,龙蟠虎踞等。在西方人看来,dragon 是神话中的吐火喷烟的怪物,是邪恶的象征,它代表了凶恶的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同样概念意义的“龙”(dragon)对中西方民族来说却有着大相径庭的文化内涵意义。 作者简介:邓庆环(1966- ),女,江西省宁都县人,郑州防空兵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教学及语言学方面的研究。 -------------------- 含意理论对英文阅读的指导作用 另外,地域性和民族性也是社会共识的特征,例如,中国人认为“龙”是吉祥的象征,是勇猛无敌的英雄,中国人就是“龙的传人”;而西方人对“龙”(dragon)的看法是带贬义的,他们认为“龙”具有破坏性和威胁性,与吉祥毫无关联。 作者简介:周婵秀(1966- ),女,湖南宁远人,中南大学讲师。 ----------- 文化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导入 比如,“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图腾形象,是吉祥、帝王的象征,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引起的是至高无上、美好的联想,而英语中的 dragon 却是罪恶、邪恶、战争的象征,若用来指人则意味着此人很凶狠跋扈,令人讨厌。因此在介绍中餐菜名“龙虾”时,若用上 dragon lobster 定会令西方人胃口大倒。实际上只需将它译为 lobster 或 king lobster 即可。 |
艺术作品:Dragon Lobster
【未检索到作者单位。】 ----------------------------------- 汉字商标词的跨文化传通 因为,西方各国虽然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特色,但它们同属基督教文化,西方国家之间的传通相对西方国家与东方国家之间的传通,在文化上的差异便要小得多。东方国家毕竟属于异质文化。正如国外没有以“龙”(Dragon)为商标的商品一样,大概我国也不会有以“蟋蟀”(Cricket)为商标的商品。 作者简介:彭石玉(1967- ),讲师,研究方向:翻译学,语言与语言教学。 --------------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谈 作为中华民族图腾的龙(dragon)在中国是吉祥、幸福的象征,描绘热闹场面我们用“龙腾虎跃”,渲染喜庆气氛有“龙凤呈祥”,怀才不遇的人被称为“卧龙”,勇猛威武的人被比作“蛟龙”,中华民族素以“龙的传人”而自豪。可在西方,dragon 是凶残、邪恶的化身,它指的是“长有双翅、会吐火的怪兽”,与“凶暴”联系在一起,它的喻意是“凶恶的人”,而且尤指妇女;英语 the old dragon 指的是魔鬼。这种巨大的差异性,若从不同的文化来理解就显得一目了然。 ----------------- 词汇的文化内涵与汉英跨文化交际 龙,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在汉民族文化传统中,龙是高贵、吉祥、神圣与民族精神的象征,因此汉语中有“龙子传人”、“龙的龙孙”、“龙凤呈祥”、“龙飞凤舞”、“生龙活虎”、“龙腾虎跃”、“望子成龙”等词语。英语国家的人也知道“龙”(dragon)这种动物,但他们心目中的“dragon”,却是一个凶暴而邪恶的怪物、魔鬼,是邪恶势力的象征。这样的认识显然来源于《圣经》。因此,“The man is like the old dragon”不能汉译为“这人像老龙王”,而只能理解为“这人像个魔鬼”。同样,汉语中的“望子成龙”,也不能英译成“to hope one's son will become a dragon”,否则一定会让英语国家人感到万分的不能理解。许多英文报刊在翻译“亚洲四小龙”是,为了顾及英美读者的习惯,译为“four-tigers”(四小虎),其道理也是一样的。 ----------------- 中西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 词义“龙”在我国被视为吉祥的神物,有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因而是至尊的帝王的象征。中国人骄傲地称自己为“龙的传人”。由“龙”引伸出来的成语如“龙飞凤舞”、“望子成龙”以及引申到现代的“亚洲四小龙”等都有高尚、宝贵的意义。在西方,希腊罗马神话中的“龙”(dragon)是一种象鳄鱼一样的野生动物,通常代表的是邪恶与恐怖势力。 作者简介:李郁青(1970- ),女,福建省平潭县人,广州大学经济学系助教,中澳合作国际会计商学硕士项目办公室助理翻译。 -------------- 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内涵与翻译 龙(dragon)在汉文化中是“喜庆吉祥,尊严和权力”的象征,但在讲英语的文化中则表现为“神秘、恐怖和残暴”的含意。 …… 先看看含龙(dragon)的动物词。因为长期以来,在汉文化中,龙就是“神圣”的象征,自古就有“真龙天子”之说,后有“望子成龙”之词。今日的中国人常常是以“龙的传人”为骄傲。而对讲英语的文化社团来说,由于受《圣经》(Bible)的影响,龙在他们心中一直是长着三头六臂、能吐烈火的邪恶的恶魔。因此在英语中除了少量的词语如“blind dragon”“fight like a dragon”外,很少有含 dragon 的词。用 dragon 指人时,常含贬义。如 Collins COBUILD English Language Dictionary 这样解释:If you call a woman a dragon, you mean that she is fierce and unpleasant. 因此在英语中对“亚洲四小龙”的表达是“the four tigers of Asia”。 作者简介:潘翠琼(1968- ),女,湖北孝感人,湖北荆州师范学院英语系讲师;肖依虎(1966- ),男,湖北荆州人,湖北荆州师范学院学工处副处长,副教授。 -------------- 浅谈英汉语中“龙”的语义差异 统而观之,汉语中有关“龙”的诸多褒义,实际上都源于华夏民族对“龙”的图腾般崇拜。然而,“龙”在英语里就无此殊荣。恰恰相反,在英美等西方国家,“龙”(dragon)则是硕大、凶残的古怪野兽,不仅无端吞食人与牲畜,而且制造水火灾害,危及人类生存,所以西方人对“龙”绝无一丝好感。 …… dragon(龙)在西方文化中既然是如此的可恶可怖,难怪西方人对中国人凭空想象的并致以图腾般崇拜的“龙”颇感不可思议。“龙”在英汉语中的国俗语义是迥然有别和截然不同的。为避免“文化冲突”,翻译界曾有人主张索性把汉字“龙”音译成“long”,这是很有道理的。 |
作者简介:詹蓓(1964- ),女,安徽芜湖人,安微大学文法学院外语系,讲师。 ---------------- 功能等效论与跨文化广告翻译 中国有许多商品以龙、凤命名,因为龙在中国历史上是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威,也是成功的标志,但在西方文化中,龙(dragon)通常代表凶暴、飞扬跋鹿的形象。 作者简介:施叶丽(1967- ),女,浙江舟山人,浙江海洋学院外语系讲师。 --------------- 动物词的英汉文化伴随意义 比如“龙”(dragon),早在古代就已成为中华民族崇拜的图腾。它不仅象征着神圣、吉祥,它还是封建帝王的象征。据报道千僖年中国出生率出现高峰期,原因在于千僖年适逢中国农历的龙年。“望子成龙”的年轻夫妇们当然就抓住时机生个千僖龙子或龙女。但这对英美国家的人来说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他们对“龙”没有一点好感。他们认为“龙”是凶残的怪兽,不仅会吞食人类以及其它动物,而且还会制造水火灾害,危害人类生存。在英语中,“dragon”有时指凶暴、严厉的人。 可见,指称意义相同的词,在不同的文化领域里会有不同的伴随意义。在交际过程中,我们必须十分注意这类词。否则的话,即使每个词都熟识,语法规则也知道,也只能作字面上的理解,而不明白其中的真正含义,从而导致交际的失败。 |
【据检索,作者应该是龙岩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 也谈汉语新词汇的翻译 例(1) 提供“一条龙”服务 “一条龙服务”是汉语中借助于“龙”的概念,表示服务的配套协调,前后连贯和自始至终,其关键在于强调服务的完整性与全面性,而与英语中“龙”(dragon)的意义风马牛不相及,因此就不能用 dragon 来表达“一条龙”所包含的意义。正确的译文应是 to provide a service of coordinated process。 作者简介:张友平(1946- ),男,甘肃天水人,兰州铁道学院副教授。 ------------------ 英汉喻体的比较与翻译 再如:在中国封建时代人们把龙(dragon)作为皇权的传统象征。龙代表帝王,毫无贬义。时至今日,龙是一种象征吉利的动物,所以汉语中常说家长“望子成龙”,即希望孩子长大后能有所作为。而西方人则认为 dragon(龙)是邪恶的象征。 作者简介:王华琴(1963- ),女,山东平度人,石油大学(华东)外语系副教授。 -------------- 外语教学离不开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 又如:“龙”在我国被视为吉祥之物,有不可抗拒的力量,因此它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君主至高无尚的象征,同时中国人还骄傲地称自己是龙的传人。但在西方,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龙”却被描述为象巨蜥或鳄鱼类的四足陆生凶残的动物,具有“喷烟吐火”的魔力。英语中的“龙”(Dragon)在“圣经”上都被视为恶魔。法语中常有“这个泼妇真是条龙!”的说法。 作者简介:金国(1951- ),男,1978年毕业于贵州师大外语系,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任教,教师。 -------------- 认识与超越——论文化意象的错位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例如,“龙”在中国文化中是皇帝的代表,是高贵、神圣的象征。汉民族传说中的龙能呼风唤雨,来无影,去无踪,神秘莫测,令人敬畏,所以龙在汉语文化里又是威严、威武的象征。而在英语民族的认知环境中,作为语境假设的 dragon 的文化含义与汉语“龙”的含义不同,它是一个凶残肆虐的、应该消灭的怪物,一个可怕的象征。它指的是“长着双翅,会吐火的怪兽”,与“凶暴”联系在一起,它的隐意则是“凶恶的人”(fierce person),而且尤指妇女。这与中国“龙”的寓意相去天渊。所以,当中国人不无自豪地宣称自己是“龙的传人”时,西方人听了这句话就未必能体会到其中的自豪之情。 作者简介:李应洪(1968- ),男,湖南常德人,常德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商标名称翻译漫谈 动物“龙”(dragon),中国人历来把它视为权利、力量、吉祥的象征,但给英美人的印象却是一种很可怕的怪物。所以大家所熟悉的亚洲“四小龙”在译成英语时便成了“Four Tigers”(四小虎)。原因就是为了顾及英美人的习惯,译文是经过文化转换处理而成。 作者简介:王利明(1972- ),女,广东省科学技术学校助教,主要从事英语教学工作。 ----------------- 商标词汉译英刍议 在商标翻译中,应尽量避免带有文化禁忌的词语或形象。如:黑猫(black cat),在基督教国家里是魔鬼的化身;熊猫(panda)在回教国家很反感;喜鹊(magpie)比喻喋喋不休、令人厌烦的人;龙(dragon)、凤凰(phoenix)在东西文化有截然不同的文化内涵。 作者简介:周双娥(1963- ),女,浙江东阳人,讲师,学士。 -------------- 论文化差异与汉英翻译 中华民族是龙的子孙,自古以来,“龙”是华夏民族顶礼膜拜的神圣象征,传说为天上的神物。汉语有“望子成龙”的成语。但英语中的“龙”(dragon)是凶神恶煞般的怪兽。因此,我们在翻译时不宜直译,可译为“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somebody”,“亚洲四小龙”在译成英语时应转变喻体,译为“four Asian tigers”。“龙腾虎跃”、“龙飞凤舞”等成语可采用直译加注或意译的方式翻译:dragons rising and tigers leaping -- a scene of bustling activity 和 compete violently and fiercely. 作者简介:杨磊(1962- ),女,河南杞县人,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 英语学习中文化词语的理解与翻译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中国文化中的龙这一形象,它是一种民族象征,民族精神,然而在西方,龙(dragon)是罪恶的象征,它有着一条长尾巴,满身长鳞,口中喷火,有双翼,在《圣经》中,dragon 也是与邪恶、恐怖相联系的。如果把“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家里藏着两条龙”这样的中文句子依样翻译成英语,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西方人看了不大惊失色,惊恐万状才怪呢!因此文化词语的翻译必须注意到读者的可接受性,帮助他理解未曾接触的异域文化因素,并将其存入自己的知识结构,扩展其视野。 作者简介:杨德祥(1970- ),男,甘肃陇西人,甘肃政法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 ------------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看大学英语教学 同样,龙,这一古代传说中的动物,在汉民族文化中,是一种吉祥的象征,这令西方学者十分费解,因为在他们的文化中,“龙”(dragon)是一种喷烟、吐火、凶残可怕的怪物。 作者简介:王国平(1965- ),男,湖北天门人,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基础课部讲师。 ----------- 龙=dragon?—— 兼谈隔着一层的中西文化交流 有中西文化常识的人都知道,“龙”与“ dragon”的互译是一个错误。但对于不熟悉双方文化的人来说,这样的互译就是一个误导,不仅不能起到沟通的作用,而且还为沟通设置了障碍。迄今为止,由于习惯的原因,绝大部分译著仍将“龙”和“dragon”互译,几乎所有的英汉、汉英辞典也将二者互译。 …… 概括起来,“龙”和“dragon”主要有以下区别: (1)龙是农耕文明的产物,而 dragon 只是恶的象征,其文化意义远比“龙”小。 (2)从形象的恒稳上看,龙的形象具有超时空的恒稳性,而 dragon 在不同的场合下形象各不相同,有时是一个头,有时是七个头等等。《圣经》中有时分别指大蛇、鲸、鳄鱼、豺(见《英汉大刺典》上海译文出版社,陆谷孙主编)。 (3)龙的形象具有很强的装饰性,而 dragon 是一个丑陋无比的异物。 (4)龙与人有亲和力,龙与石狮和舞狮一样,怒而不恶,威而不淫,而 dragon 会让人产生恐惧和憎恶。 (5)龙所具有的人性和神性正是中国文化以人为本的表现,而 dragon 是与人对立的异物,只有兽行而不具有人性,在西方文化中属于物的范畴。 现在流行的翻译理论中有“归化论”(adatation)和“异化论”(alienation)两种观点。主张“归化论”的以奈达(Nida)为代表,认为翻译应以“目语”的读者为目的,以“的语”的文化为归宿。“异化论”以 Venuti 为代表,认为译文应忠实原语文化。但无论是“归化论”还是“异化论”,龙和 dragon 都不能在对方的语言中找到对等的词。类似的难题还有很多,如“麒麟”和“unicorn”,通常的解决办法是音译加注或直译加注。如中国哲学中的“道”一般译为“The Way”或“Tao”。因此“龙”最好英译为“Long”,dragon 汉译为“毒龙”。 作者简介:董晓航(1963- ),女,河南开封人,中原工学院讲师。 |
------------- 浅谈文化差异与汉英语言翻译 象这样具有中英不同文化内涵的词汇还有龙(dragon)、凤凰(phoenix)、狮子(lion)、猫头鹰(owl)、孔雀(peacock)、宣传(propaganda)等等。 ------------- 跨文化翻译中的“异化” 同样“龙”(dragon)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与帝王相联系,中华民族被称作“龙的传人”,而英语中的“龙”却是长着鹰爪和鹰翅、狮子的前脚和头、鱼鳞、羚羊角以及蛇尾、口中吐火的巨大怪物,这种被基督教视为恶魔化身的“龙”与象征伟大高贵的中国龙形成鲜明对比。 作者简介:李莹(1977- ),女,江苏南京人,四川大学英语系在读硕士研究生。 ---------- 中文商标英译探微 龙(dragon)和凤凰(phoenix)在中国文化中象征吉祥与尊贵,但在西方文化里,dragon 是种凶残的动物,象征着邪恶;phoenix 是沙漠里的不死鸟,是“再生”的象征,让人联想到死而复生,死里逃生。 作者简介:梁志坚(1967- ),男,福建莆田人,福建莆田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主要从事翻译及商务英语研究。 ------------ 谐音取义翻译法简论 由于英汉文化差异,有些词在两种语言中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如:“龙”在汉语文化里有“至尊至上”的色彩,因而,古代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其后代为“龙子龙孙”。而在英语文化中的“龙”(dragon)则是一种邪恶的动物,是凶残的、肆虐的,应当消灭。因此,汉语商标词中有许多在两种语言中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词不采用意译法去翻译而采用谐音取义法。例如:沈阳药品企业飞龙商标未被意译为 Flying Dragon,而译为“Pharon”。“Pharon”一词与“飞龙”谐音,而 Phar- 则来自 pharmaceutical(制药的),-on 则是药品商标常用的后缀。这个英语商标明示了该企业的性质——医药。 作者简介:彭春艳(1959- ),女,湖南道县人,湛江师范学院英语系讲师,硕士,从事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研究。 ---------- 中英文化差异在词语翻译中的体现 就词语而言,联想意义的概念甚多。像狗(dog)、龙(dragon)、猫头鹰(owl)等在中英文化里会引起相反或矛盾的联想意义,像黄水仙(daffodil)、牡丹花(peony)、乌龟(tortoise)、河狸(beaver)等在一种语言文化中有丰富的联想意义,在另一语言中却没有。 作者简介:徐腾飞: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学院讲师;孙恺:杭州国际大厦雷迪森广场酒店。 ---------- 论英汉比喻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在汉语中“龙”(dragon)以及相关的词语,明显具有至尊至上的色彩,古代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其后代为“龙子龙孙”。“龙凤”在汉民族看来是代表吉祥如意、大富大贵的神异动物。中国历来有“龙跃凤鸣”比喻才华出众;用“龙飞凤舞”比喻书法活泼刚劲;用“龙凤呈祥”表示对幸福生活的期盼。还有“望子成龙”,意指父母希望孩子长大后能有所作为。中国古代习语中有关“龙”的诸多溢美之词,源于中华民族对于“龙”的原始图腾崇拜。因为“龙”是能兴风作雨、飞天潜渊的神异动物,后来变为中华民族图腾的象征意象,被赋以神圣、崇高、吉祥、威武等各种褒义。然而,在西方人看来,dragon(龙)是一种凶残肆虐的怪物,是邪恶的象征,喻指凶恶的人、撒旦、魔王、严厉而有警觉性的女人。在西方一些传说中,常有英雄与龙搏斗,最后取胜的情节。这种“可怕的怪物”与中国人乃至东方人心目中的“龙”是迥然不同的两种概念,其文化内涵是完全不同的。 作者简介:冯伟年(1944- ),男,江苏无锡人,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和美国史的教学和研究。 ------------- 中国学生英语表达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其纠正策略 又比如,在汉语文化中,“龙”是权力、地位和尊严的象征。而在英语中的“龙(dragon)”是口喷毒火的凶残怪物。英国文学中记载最早的叙事诗《贝尔武夫》描述的就是主人公与恶龙搏斗,为民除害的故事。“亚洲四小龙”是指亚洲地区四个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和地区。如果翻译为“four dragons”肯定会引起误解,不如译成“four tigers”来得更为得体、传神。因此,对此类文化内涵有异的词语进行翻译时,需经过文化转换处理。 作者简介:高德芳(1966- ),女,讲师。 ------------ 从英汉文化差异看语用翻译 再如,“龙”dragon 在中国文化里象征“吉祥”、“权势”、“高贵”。“望子成龙”、“龙飞凤舞”等成语均可反应出“龙”这个词在中国文化中的社会、文化意义。我们炎黄子孙被称为“龙的传人”,如译为“We are the descendants of Dragon”,而不加任何解释,西方人会觉得不可理瑜。因为在西方文化中,龙是一种能喷烟吐火、凶残可怕的怪物。 |
作者简介:孙丽元(1956- ),女,河北唐山人,江南社会学院公共课教研室讲师,从事英国语言文学及翻译学研究。 ------------- 试论语义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语义 龙(dragon)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吉祥物;在英语中是一种凶猛﹑凶悍的动物,如 She is a dragon(她是个恶妇)。 作者简介:潘正芹(1965-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外语系讲师。 --------- 论师专英语专业主干课教学与文化导入 反之,“龙”在我国被视为吉祥的神物,有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因而成为至尊的帝王的象征,炎皇子孙都骄傲地称自己为“龙的传人”。西方人则认为龙是守候在地狱之门的怪物,是邪恶的象征。在《圣经》里,dragon 也是与邪恶、恐怖相联系的,狄更斯在《艰难时世》(Dickens:Hard Times Book II, Chapter I)中有这样的描述:“……斯巴塞太太总是有点自认为是这个银行的‘仙女’。镇上的人们走来走去,看见她坐在那儿,却把她看作这个银行的‘毒龙’(Bank dragon),在看守那座矿山的宝藏。” 作者简介:袁秀萍(1979- ),楚雄师院外语系讲师。 -------------- 比较英汉比喻性习语的民族文化特色 龙在汉族人的心中是能行云布雨的吉祥之神,与龙有关的成语有:龙凤吉祥,望子成龙,龙归大海,攀龙附凤,龙飞凤舞,龙腾虎跃,真龙天子等。在英语中的龙 dragon 被描述为喷出烈焰、吃人的妖怪,如 an absolute dragon (一个十足的母夜叉)。 作者简介:周友昌(1970- ),男,江西人,广西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 ------- 品牌名翻译与文化差异 这一类概念意义相同,联想意义完全不同而引起的不“对等”的情况还有很多。在此,笔者对品牌名翻译中最可能遇到的由上述文化差异而引起的功能不“对等”作一小许总结: …… 龙(dragon):英美文化中指凶悍严厉的妇人; …… 作者简介:刘久平(1976- ),湖南衡阳人,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0级研究生。 ---------- 由动物的寓意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龙(dragon)和凤凰(phoenix)本是不存在的动物,是中国人根据想象创造出来的。在中国的封建皇朝时代,王侯帝相把龙和凤凰作为皇权的象征,以便当权阶级来进行统治,与皇帝有关的为“龙”,与皇后有关的为“凤”,因此有“龙车凤辇”“龙床”“龙袍”“凤冠”之说;普通人把龙、凤凰看作是吉利的动物,有“龙飞凤舞”“龙腾虎跃”“望子成龙”之说。西方人却认为龙是凶残肆虐的怪物,应予以消灭。 作者简介:吕红兰(1968- ),女,河南新乡人,讲师。 ------------------ 交际中的文化动物词及翻译策略 表1 表达不同内涵的动物词在英汉语言的联想意义 |
words |
Chinese |
English |
dragon/龙 | auspiciousness, dignity, power (吉祥,高贵,权利) |
fiery, mystery, scare, ferocity (凶猛,神秘,使恐惧,残忍) |
…… |
1. dragon/龙:在汉语中,龙一般用于好的、吉祥的意思,用龙凤指才能优秀的人,龙虎指豪杰之士。成语中也多表现此意:望子成龙(long to see one's son become a dragon, that is, be successful),人中之龙(a famous man, dragon among men),给男孩取名字也多用“龙”寄予美好的希望:龙翔(Dragon-soars),龙虎(Dragon-tiger),一龙(A dragon)等。另外,龙也是帝王的象征,与帝王有关的词在“龙”字中比比皆是,如:真龙天子(the true dragon and real son of Heaven),龙子龙孙(sons and grandsons of dragon),龙种(descendants of dragon),龙体(His Majesty's Health),龙颜(His Majesty's face/countenance),等等。在英语中,dragon 则表示“凶猛,暴躁,神秘,令人害怕的东西。”它是一个具有伤害力的、能喷烟吐火、凶猛可怕的怪物,是“邪恶、不幸”的象征。所有与龙有关的词语都带有贬义色彩,如: a dragon(凶残,凶猛的),the old dragon(魔鬼,撒旦),dragon's teeth(相互争斗的根源),dragonnade(武力迫害), dragoon(凶暴粗野的男人;以武力迫害,镇压),等等。 |
Scène de dragonnade(迫害新教徒的场景)。点击图片可看详情
作者简介:丁菲菲(1971- ),女,安徽合肥人,讲师,主要从事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比较及翻译研究。 ---------- 外语教学要注重文化的导入 一个民族文化特有的概念很多是通过词汇和短语表现出来的,因此,外语教师应该正确的理解其语义并帮助学生揭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 (1)联想意义不同的词:如龙/dragon,野花/wild flower,狗/dog,八/eight,黄/yellow,绿/green,牛/cow,东风/east wind 等词,其联想意义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反差较大,在教学中应适当加以解释,加深学习者对词义的理解。 作者简介:王亚玲(1966- ),女,重庆人,讲师,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工作。 ------------------- 在语言训练中了解文化差异 例如,中国人常用“龙凤呈祥”、“龙飞凤舞”之类的成语。“龙”(dragon)自古以来就是华夏民族顶礼膜拜的神圣象征。古时候称皇帝为“真龙天子”,与皇帝有关的都被冠以“龙”来称谓,有吉祥和权威的象征;历史上还用作图腾的形象。然而在英语中“dragon”(龙)却无此殊荣,它成了一种凶残的怪物,通常代表罪恶、邪恶,令人感到恐怖,并很早就被用在战争的旗帜上。英国最早的史诗“Beowulf”(裴欧沃夫)中讲述了英雄裴欧沃夫与火龙搏斗的故事。在英语中说一个人有点象 dragon,是说此人飞扬跋扈、令人讨厌。汉语中“望子成龙”若译成英语:long to see ons's son decome a dragon,会在西方人的心目中产生何种联想,这是可想可知的,所以译成: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才会达到与汉语相类似的效果。因此,在译成英语时,不可不加任何解释就照字面意思进行翻译,否则外国人就难以理解该词语的真实意义和文化内涵。 ------------------ 从龙文化看龙的英译 龙和龙文化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生活中发散着不可替代的影响。然而,当前汉英翻译中龙的通行译法并不能起到传播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作用。本文对中西龙文化的差异进行对比,指出“龙”与“dragon”尽管中英文字面概念相同,内涵联想意义却相反。基于翻译的本质,笔者认为龙的英译应以音译为上,以达到准确进行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目的。 --------------- 从中外文化差异看商标翻译 在中国文化中,龙是皇权的象征,所以中文商标词有很多的是以“龙”为商标词的,而英语中的“龙”(dragon)则是一种邪恶的动物,是凶残肆虐的,应当消灭。因此,英语中没有以“龙”为商标词的。 作者简介:陈炼,女,湖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 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与翻译 又如龙(dragon):按中国的文化传统,龙这种动物是“神圣、高贵、威严、吉祥、民族精神”的象征。在我国古代,龙是传说中上天的神物,所以皇帝常自喻为“龙”,皇帝的子孙被称为“龙子”、“龙孙”,历代帝王所用的东西都冠以龙字:龙袍、龙床等。在一定意义上,“龙”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明史的象征。因此,中国人常把自己比喻为“龙的传人”,汉语也常讲“望子成龙”、“龙飞凤舞”、“龙腾虎跃”、“龙马精神”等。而在西方文化中,龙是一种模样像蜥蜴,没有“地位”的爬行动物,它是“魔鬼、怪物、凶残、邪恶”等的象征。所以由于“龙”与“dragon”存在着文化信息上的差异,有些有“龙”的汉语不能直译为“dragon”。如“望子成龙”不能直译成 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a dragon,应意译为“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somebody”。而“亚洲四小龙”译成英文时应转换喻体,译为“four Asian tigers”。 作者简介:林娜(1973- ),女,安徽萧县人,郑州轻工学院外语系讲师。 --------- 非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中的方法探讨 再一个例子是“龙”。“龙”在中国文化中是尊贵、神圣、吉祥如意的象征。我们以“龙颜大悦”比喻皇帝高兴,“龙腾虎跃”表示群情高涨、兴高采烈,“龙头企业”表示一个行业的带头企业,等等。而在西方文化中,“龙”(dragon)却是邪恶凶残的象征。如:The woman in charge of the accounts department is an absolute dragon!(会计科那个女科长是个十足的母夜叉!)由此可见,只有了解文化习俗背景,才能正确地选词、恰当地表达。 作者简介:吴钧(1955- ),女,山东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非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与英语语言文学、跨文化交际的研究。 ------------ 关于文化因素与外语教学的思考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审美观、审美习惯,这也是文化制约因素的一个较重要的方面。比如,龙(dragon)在汉文化中,把它视为权力、力量、吉祥的象征,因而有“龙凤呈祥”、“望子成龙”等说法。然而在英语文化中,龙(dragon)是一种恐怖的怪物,指代“魔鬼”。“龙”在东西方文化中均属想象的事物,但两者对它的看法大相径庭。 |
作者简介:骆贤凤(1970- ),男,土家族,湖北咸丰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与教学法。 ----------------------- 谈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航海英语教学 在跨文化交际中,无意中说的某些话或发出的某种非语言信息,往往会伤害了他人的感情,因为同样的语言和非语言形式在不同文化中的释意不尽相同。比如,“petrel”(海燕)一词在汉语中代表着勇敢和毅力,而对英美人而言,尤其对海上航行的船员来说“petrel”意味着灾难和祸害。有一名航海专业学生名字叫“王海燕”,他作自我介绍说:“My name is Wang Hai Yan and my English name is surely Petrel Wang...”当他了解到汉英文化中 Petrel 一词的不同含义时,我想以后作为船员的“王海燕”是再也不会向老外们说他叫 Petrel Wang了。龙(dragon)在中国文化当中是尊贵吉祥的象征,但西方人认为 dragon 代表着邪恶和灾祸,所以名字是王龙或刘龙的,千万别介绍你叫 Dragon Wang 或 Dragon Liu。 作者简介:董文兰(1969- ),女,陕西咸阳人,南京海运学校英语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 ----------------- 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 龙在中国是民族的象征,代表了一种腾飞的精神;而在西方,dragon是邪恶的象征,与恐怖相联系。 作者简介:王慧(1973- ),女,成都大学外语系,助教。 ------------ 商标英译中的“信”和“雅” 如在中国古代,龙是皇帝的象征,后来又引伸为高贵、才华、吉祥之意,现在称炎黄子孙为“龙的传人”,每个为人父母的中国人都梦想“望子成龙”;但龙(dragon)在西方的《圣经》和希腊神话中被描绘成凶猛的怪物,面目可憎,是可怕的、凶恶的象征。因此龙(dragon)在欧美文化中是被人们所忌讳的。 作者简介:朱梅红(1970- )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翻译。 --------- 谈英汉习语中的动物文化 英语里的 dragon 是西方传说中一种有翼、能喷火的大怪物,是魔鬼和罪恶的象征。根据《圣经》旧约“启示录”的第十二章第九节,魔鬼(撒旦)被称做“Dragon”,而且它是“普天下的迷惑者”(the deceiver of the world)。 |
作者简介:彭如青(1971- ),女,湖南双峰人,韶关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研究。 ---------- 中西文化差异与语言上的“似是而非” 龙(dragon)在中国封建时代,人们把龙作为皇权的象征,是象征吉利的动物,汉语中的“望子成龙”,“龙飞凤舞”, “龙腾虎跃”等无不与“雄壮,矫健,威猛”有关。而西方人则认为龙是凶残成性的怪物,是邪恶的代名词,是消灭的对象,出现联想反差。 ------------------ 英汉语隐喻的跨文化对比及翻译 四海之内的中国都把自己看作是“龙”的传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龙”是神圣、高贵、吉祥的象征。在我国古代,“龙”是传说中的“上天”的神物,所以皇帝自喻为“龙”,皇帝的子孙被称为“龙子”“龙孙”,汉语中与“龙”有关的词语无一不是褒义词。而在西方文化中,“龙(dragon)”是魔鬼和罪恶的象征。所以在翻译用“dragon”作为喻体的英语隐喻时,这个形象就不能保留或要在此形象前加一些如“恶”“怪物”之类的词语。例如:"The angel child and the dragon mother," Hagan thought. 可译为:汉根想,“天使般的孩子,恶龙般的母亲。” 作者简介:李健(1966- ),女,山西人,青海师范大学外语系讲师。 ------------- 从动物名称喻义看汉英文化异同 龙(dragon)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风降雨。封建时代,龙是帝王的象征,因此,汉语中用“真龙天子”来比喻帝王,用“龙的传人”比喻中华儿女,用“龙飞凤舞”来形容书法笔势活泼。龙是中国人的图腾,但是龙在西方人眼中则是怪兽,是邪恶的象征,其民间传说中常有英雄与龙搏斗,最终战胜恶龙的故事,口语中也常用龙来喻指母夜叉,凶狠的人。 作者简介:周华芳(1973- ),女,河南郑州人,郑州大学外语学院教师。 ---------- 英汉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又如:“龙凤”在汉民族看来是具有吉祥如意、大富大贵内涵的神异动物,于是便有龙凤呈祥、龙飞凤舞、望子成龙等说法。然而,在西方人眼里“龙”(dragon)是一种凶残肆虐的怪物,是邪恶的象征。 作者简介:任玉琴(1966- ),女,讲师。 -------- 英汉语言符号和语义上的文化差异 “龙”(dragon):在我国古代传说中,龙是能兴云降雨的神异动物。在封建时代,龙被作为皇帝的象征,皇帝是“真龙天子”,皇帝的儿子是“龙子”,皇帝穿的袍子为“龙袍”。中国是“龙”的故乡,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在汉语中,“龙”总是赋予美好的意义,如,生龙活虎、龙飞凤舞、龙凤呈祥、龙盘虎踞、藏龙卧虎、攀龙附凤等。然而,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 却是一只巨大的怪物,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嘴能喷火。实际上,“龙”与“dragon”所指并不是同一个动物。在西方文化中,“dragon”通常代表罪恶、邪恶,令人感到恐怖,在英语中,说一个人有点像“dragon”是指此人飞扬跋扈,盛气凌人,令人讨厌。所以,中国的“龙”与英语“dragon”不是对应词。 作者简介:邹芙林(1949- ),女,汉族,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与中西文化比较。 --------- 从英汉习语看中西文化差异 由于不同语言的人们生活的具体环境不同,并受不同的宗教、历史的影响,风俗习惯也各异。以“龙”(dragon)为例:中华民族是一个以龙为图腾的国家,我们以“龙的传人”为自豪,因而“龙”在汉语中经常和吉祥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如:“龙飞凤舞”、“龙凤呈祥”、“生龙活虎”、“龙马精神”、“龙盘虚踞”等。而西方对“dragon”解释却是:(l) fabulous creatuer like a corcodile or snake, often with wings and claws, able to breathe out fire, often guadring a terasuer; (2) fierce person. 由此可见,“dragon”在西方指的是一种凶猛的动物,如果指人则含有贬义。 |
漫画:“坦率地说,你脾气太坏了,和杜拉根兽(dragon)一样,我以后不能再带你出来了!”
作者简介:方向红,女,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部教师。 ---------------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说到动物,中国人最崇拜的恐怕就是“龙”(dragon)了。所以汉语中常说家长“望子成龙”,即希望孩子长大后能有所成就。龙在中国成了力量、威猛、运气、喜庆、美感、权威高度统一的完美化身。而西方人却认为 dragon(龙)是邪恶的象征,认为龙是凶残肆虐的怪物,应予消灭。《圣经》里多次提到的魔鬼撒旦(Satan)就是一个与上帝作对的诱惑者和反叛者的形象,它被称为 the old Dragon。 ------------ 克服母语干扰,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汉英语都有“龙”(dragon)这个词,在中国,龙是一种神圣而又高贵的动物,而在西方人的心目中,龙却是一种凶恶残暴的动物,常用来指残暴的人,泼妇等,其喻义是贬义。 作者简介:卜绛雯,女,1964年12月生,1986年7月山西大学外语系毕业,讲师。 -------- 中西文化中动物词汇联想意义的异同与翻译 龙(dragon)和凤(phoenix) 在中国,龙、凤是皇权的象征,是象征吉利的动物,在汉语成语中有“攀龙附凤”、“望子成龙”等,很多商品、商厦也用龙命名如“龙牌酱油”、“金龙大酒店”等。西方人则认为龙是凶残肆虐的怪物,是邪恶的象征。 作者简介:颜玉艳(1967- ),湖南株洲人,中南林学院基础部大学英语教研室讲师。 -------------- 跨文化交际的商标翻译 中国有不少企业用“龙”(dragon)作商标,如“真龙”(南宁香烟)、“龙”酒(贵州)。龙在中国表示“吉祥,权势,高贵”,而在西方文化中其通常代表邪恶、令人讨厌,在翻译时应进行转译。 作者简介:曾文雄(1967- ),男,广西大学梧州分校讲师,硕士,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 ---------------- 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探讨 以“龙”(dragon)一词为例,在中国古代,“龙”是能兴风作雨,飞天潜渊的神异动物,后来变成为华夏民族图腾的象征意象,被赋予神圣、至尊、吉祥、非凡等各种褒义。像“龙凤呈祥、龙腾虎跃、龙飞凤舞、藏龙卧虎,望子成龙”等带有“龙”字的成语,无不展示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龙”dragon 则是古代硕大、凶残的古怪野兽,它引起的联想意义基本上都是贬义的,dragon 被看着是十恶不赦的妖怪,是邪恶的象征。 作者简介:何东燕(1965- ),女,重庆涪陵师范学院英语讲师。 ------------ 英语习语翻译教学 在中国文化中,“龙”(dragon)是皇权的象征,是中国人的“图腾”,后来又引申为高贵、珍异的象征,汉语中曾用“龙颜”、“龙袍”,来尊称皇帝的容颜和袍子。用“真龙天子”来比喻帝王,今天也常用“龙的传人”来比喻中华儿女,用“望子成龙”来表达父母对儿女们的殷切期望。从这种意义上说,“龙”是中国文化的“特产”,是一种文化个性。但是,“龙”在西方人的眼中则是怪物,是邪恶的象征,其民间传说常有描写英雄与恶龙搏斗、最终消灭恶龙的故事等。 作者简介:罗瑞球(1948- ),女,湖南新化人,娄底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副教授。 ------- 文化翻译例释 “亚洲四小龙”,译文为“four tigers”(亚洲四虎)。这译文妙在其注意了英语的语言禁忌。在中国人看来,“龙(dragons)”是高贵、神圣、帝王的象征。“真龙天子”过去世代被奉若神明、顶礼膜拜;故“龙腾虎跃”、“生龙活虎”、“龙争虎斗”等说法作为褒义词也一直沿用直今;且中国人因自己是“龙的传人”而骄傲,对子女也是“望子成龙”。而“龙(dragon)”对英美人来说却印象很可怕,据《圣经》记载,dragon 是罪恶的象征,故其在西方文化中是不祥之物。如果用于喻指人,dragon 指严厉而警惕的守护人(尤指妇人)。在英语中与汉语的“龙”具有大致等值的喻指意义的动物是“lion”,这是勇猛、胜利的化身。译者取“tiger”而舍“lion”,大概是觉得“四小龙”是亚洲一级的,还没有到领先世界的水平吧。当然,这只是笔者的猜想。 作者简介:甘霖(1968- ),女,湖北天门人,湖北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 ----------- 英汉词汇对比与跨文化交际 再有,“龙”(dragon)在汉族人眼里是神圣和帝王的象征,而在《圣经》的记载里却是罪恶的象征。 作者简介:段雪桃(1963- ),女,湖南洪江市人,怀化学院外语系讲师。 --------- 习语英译过程中意义的传递:社会符号学视角 以汉语中的“龙”字为例,在中国文化里,龙被看作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集权力、高贵、信仰于一身。汉语中有许多关于龙的习语都承载着褒义的信息,表达着良好的愿望,如“龙腾虎跃”、“龙凤呈祥”、“龙马精神”等等。而英语中的龙(dragon)是凶险、邪恶的象征。《圣经》中的恶魔撒旦是巨龙;基督教文化中的龙是凶残肆虐的怪物,人人得而诛之。由于龙一词在汉英文化中蕴含着截然不同的意义,一些含有龙的汉语习语在英译时就不能简单地按照字面形象直译,而应舍弃或转换源语形象,译出其语用意义。 作者简介:王青(1975- ),女,安徽淮南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外语系教师,现在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 英汉动物词语的翻译与文化内涵 龙(dragon),在西方神话中是一种形似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能够从嘴中喷火,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Satan),被称为 the great dragon,因此西方人眼中,龙代表着邪恶。在现代英语中,dragon 用来指“凶暴之徒”或“恶厉透顶之人”。而在我国古代传说中,龙是一种能呼风唤雨,腾云驾雾,神通广大的神圣动物,在封建时代,龙作为皇帝的象征,在汉语中,龙是褒义的。如龙凤指才能优异的人,龙虎比喻豪杰之士。在许多成语中都有“龙”这个词:龙飞凤舞、龙凤吉祥、生龙活虎、龙盘虎踞、藏龙卧虎、龙腾虎跃、攀龙附凤,等等。国际上中国人以“龙的传人”而自豪。龙的形象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因此中文的“龙”与英文的“dragon”含义完全不同,为了两者之区别,有人把中国龙称为“Chinese dragon”。 |
作者简介:包虹明(1965- ),女,广西合浦人,广西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讲师。 ------------- 试论文化与语言的不可译性 在不同文化里,相同的词语可有不同的文化涵义。例如:“龙”(dragon)在英语文化中是可怕的、恶的象征,而在我国古代,龙是皇帝的象征,后来引申为高贵、珍异的象征。从这种意义上说,“龙”是我国文化的特产,是一种文化个性。 作者简介:张吉(1970- ),女,浙江衢州人,江西医学院外文教研室讲师。 -------------- 动物比喻与翻译 由于中西传统文化特别是神话传说的差异,龙(dragon)、凤(phoeinx)在汉英语中引起的联想意义是不同的。“龙”在汉语中是“权威、力量、吉祥”的象征,它给人的联想意义是褒义的,如成语“龙飞风舞”、“龙马精神”等。而在英语中,“龙”的喻义却是贬义的,它给人的意象联想是凶狠、残暴的猛兽,常使人想起古代神话中看守财宝的恶龙。 ----------- 翻译中文化信息的处理略论 如,汉语和英语中都有“龙”的字眼,但其在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要承载的文化信息是截然不同的。众所周知,在汉语中,“龙”以及与其相关词语,明显具有至尊至上的色彩,古代皇帝被称之为“真龙天子”,其后代为“龙子龙孙”,因而百姓们希望自己的后代有出息,就叫做“望子成龙”。海内外的炎黄子孙皆称自己是“龙的传人”。现代人把能干、有作为的人称作“龙”;用“龙跃凤鸣”比喻才华出众;用“龙飞凤舞”,“龙蛇飞动”比喻书法活泼刚劲;用“龙凤呈祥”表示对和美生活的祈盼。因为对于华夏民族来说,龙是力量的象征,权威的化身,会腾云驾雾,会呼风唤雨,给万物带来甘霖,给百姓带来幸福。龙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民族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如汉语修辞上就有:龙颜大怒(大悦),鲤鱼跳龙门,龙井(茶),龙潭虎穴,龙腾虎跃,声如龙吟,龙泉宝剑,龙门阵,龙髯,龙骧虎步,龙吟虎啸,龙行虎步,龙肝豹胎,龙蟠虎踞,叶公好龙,龙骧虎视,至于与“龙”字相连组成的地名在我国更是不计其数。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文学作品,都离不开它的踪迹。然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龙”则是古代硕大、凶残的古怪野兽,不仅无端吞食人类和动物,而且制造水火灾害,危及人类生存,所以西方人把“龙”(dragon)视为邪恶而神秘的象征,对中国人对“龙”的崇拜颇感不可思议。 -------------- 试论文化背景知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Nida(1998)正确地指出:“对真正成功的翻译来说,双文化能力甚至比双语能力还要重要,因为词语只是在其发挥功能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在不同的文化里,相同的词语可有不同的文化涵义。如“龙”(dragon)在中国人眼中是神圣与吉祥的象征,而在西方是邪恶的象征,是凶残、肆虐的怪物。 作者简介:高宝华,女,1959年生,讲师。 --------------- 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 龙(dragon)在汉语中是吉祥高贵的化身,“龙凤呈祥”、“龙腾虎跃”、“龙颜大怒”等成语家喻户晓,但它在英语中却代表凶猛邪恶,a dragon of woman 的意思就是“凶悍的女人”。 --------- 浅谈英汉词汇的文化涵义不等值现象 龙源于华夏民族对于“龙”的原始图腾崇拜,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往往把自己称为是“龙的传人”。在古代传说中,龙能呼风唤雨,来去无踪影,神秘莫测,令人敬畏。龙代表着皇帝,是高贵、神圣、威严、吉祥的象征。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人们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有出息就叫做“望子成龙”。“龙飞凤舞”比喻书法的活泼刚劲,“龙凤呈祥”表示对和美生活的祈盼。但在英文化中,龙(dragon)是一种凶残肆虐的怪物,不仅会食人类和动物,而且制造水火灾,是邪恶和恐怖的象征。有时用来比喻凶恶的人,尤指悍妇。所以,在翻译“亚洲四小龙”这一短语时,为了符合英美人的表达习惯,“龙”字被译成了“tigers”。 作者简介:吴锋针(1963- ),女,浙江仙居人,台州学院外语系讲师。 --------------- dragon 在西方文化中是一种硕大、凶残的野兽,吞食人类和动物,而且制造水火灾害,危及人类安全,所以西方人对 dragon 并没有什么好感。……。在汉语中龙总是用于好的方面。龙作为皇帝的象征,龙凤指才能优异的人,龙虎比喻豪杰之士,汉民族自称为“龙的传人”。 作者简介:胡爱国(1965- ),男,江西临川人,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和翻译。 ----------- 英汉动物词汇的联想意义比较及翻译 “龙”(dragon)在汉文化中一直是“权力”、“力量”、“吉祥”的象征。中国人对传说中的“龙”怀有至高无上的尊重,“龙”被视作中华民族的图腾,华夏民族称自己为“龙”的传人。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龙”是硕大、恐怖的古怪野兽,满嘴喷火,凶狠残暴,与“邪恶”同义,深为英语民族所厌恶,认为应予消灭。 作者简介:夏慧(1964- ),女,华中科技大学(本部)外语系讲师。 ------------- 论习语汉英译美的流失 “龙”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明史的象征,在汉民族文化中“龙”是神圣、高贵、吉祥和威严的象征,中国人自豪地称自己为“龙的传人”,汉语里有“龙飞凤舞”“生龙活虎”“龙腾虎跃”“龙凤呈祥”“龙马精神”等成语。然而,在古希腊神话里,龙 dragon 是一种张牙舞爪、穷凶极恶的怪物。所以在西方文化中,龙是凶残的恶魔,是邪恶的象征。这种文化冲突使得“龙”在英译中要转换喻体,否则会导致语用错误。 作者简介:张美娟,扬州教育学院外语系讲师。 ---------------- 从文化意象的归化英译看翻译与权力的关系 对相同的文化意象,不同的民族也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如汉民族传说中的“龙”能呼风唤雨,来无踪,去无影,神秘莫测,令人敬畏,“龙”又是皇帝的代表,是威严、威武的象征,也是高贵、神圣的象征,所以中国人不无自豪地宣称自己是“龙的传人”,而西方人却未必能体会其中的自豪之情,因为在英国古代英雄史诗《贝奥武甫》和德国古代英雄史诗《尼伯龙根之歌》中,都有关于主人公杀死“龙”(dragon)的描写,在西方文化里,“龙” (dragon)是一个凶残、应该消灭的怪物,是恐怖的象征。 |
…… 近年来翻译界对中国“龙”到底是否应译为“dragon”的问题争论不休。……。我们暂且不谈最初的英汉、汉英词典是否在把“龙”译为“dragon”和把“dragon”译为“龙”的问题上有以讹传讹之嫌,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龙”的译者们在英译时都有一个共同的宗旨:要尽量减少英美读者理解和接受的困难,要让英美的读者能懂,能接受。 作者简介:姚桂桂(1972- ),女,湖北武汉人,江汉大学外语部讲师。 --------- 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比如:汉语词“龙”是指一种传说中的动物。中国人认为“龙”是吉祥神物,是至尊帝王的象征。于是产生了许多关于“龙”的传说与故事,出现了许多与“龙”有关的成语典故,如:“龙腾虎跃”,“龙马精神”,“望子成龙”等。“龙”进入中华民族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鲜明地反映着中国文化特点。但英语词的“龙”(dragon)是指类似鳄鱼或蛇的巨兽,是长有四足能够喷烟吐火的凶残怪物。用来指人,则包含一种贬义。如说女人象 dragon 一样,意谓她凶狠、令人生厌。 作者简介:张欲晓(1974- ),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讲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 ----------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一个民族的语言作为这个民族的文化的特殊组成部分,必然反映该民族的风俗习惯。例如,英汉习俗差异表现在对“龙”(dragon)这种动物的态度上。在汉语文化中,“龙”常和吉祥、尊严的事物联在一起。如“龙凤呈祥”、“龙颜”、“望子成龙”等等。然而,在西方文化中 dragon 却是“神话中的一种妖怪,口吐火焰,全身长鳞,长有双翼、爪子和长尾。”显然,在英语中 dragon 纯属贬义,a dragon year 就是 a disastrous year(灾年)。 |
作者简介:李鹏洲(1962- ),男,湖北襄樊人,襄樊学院外语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语用学、跨文化交际学、应用语言学。 --------------- 动物喻人与汉英文化 在中国文化中,龙(dragon)是皇权的象征,是中国人的“图腾”。汉语中用“真龙天子”比喻帝王,用“龙的传人”代指中华儿女,老百姓也都有“望子成龙”之意。而在西方人眼中,龙是凶残的怪物,是邪恶的象征。恶魔撒旦(Satan)就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魔鬼)。西方人把打人的警察称作“龙”。朗曼现代英语词典(Longman Modern English Dictionary)给 dragon 以如此解释:a fomridably fierce person, esp. a woman(一个极端残忍的人,尤指女人)。 作者简介:夏吉英(1970- ),女,常州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讲师。 -------------- 汉英语言中动物名词及其文化内涵 在汉语语言中,“龙”象征“吉祥”、“喜庆”,即“symbol of celebration”,所以汉语语言中有“龙腾虎跃”、“龙凤呈祥”、“龙争虎斗”、“生龙活虎”、“乘龙快婿”等成语。中国历史上的封建时期,“龙”是帝王的象征,皇帝要穿“龙袍”,睡“龙床”,炎黄子孙又自称“龙”的传人。可见,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份量。但在西方神话传说,“dragon”却是“邪恶”的象征,是指“凶残肆虐的动物”。在圣经故事中,与上帝作对的恶魔 Satan(撒旦)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而谁杀了“dragon”,那他将是立下丰功伟绩的英雄。……。由此可见,“dragon”在汉英语言中差异很大。 作者简介:刘桂华(1966- ),女,辽宁朝阳人,讲师。 ---------- 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龙(dragon)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我国被当作吉祥的神物而倍受推崇。过年要玩“龙灯”,端午节要赛“龙舟”,形容威武雄壮用“龙腾虎跃”。在神话传说中,龙还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能腾云驾雾,兴云降雨。龙还被用来表示能力超群,出类拔萃和前程无量。中国人骄傲地自称为“龙的传人”,称中华民族为“东方的巨龙”,中国的父母都“望子成龙”,这与西方观念中的 dragon 形成鲜明的对照。在欧美文化中,dragon 是恐怖和邪恶的化身。“the old Dragon”(魔鬼);“ dragonish”(残暴的)。 作者简介:陈晓东(1969- ),男,甘肃张掖人,湖南省交通厅项目办职员。 ---------- 汉英习语中的动物喻体及其联想意义 ……。这些习语中有关“龙”的诸多褒义都源于华夏民族对于“龙”的原始图腾崇拜。可见中国人对龙的感情多么悠久深厚。 然而,龙(dragon)在英语民族文化中却不被人所喜爱,在英语中,dragon 是邪恶的象征,是出于西方神话中的一种形似鳄鱼,鳞爪俱全,看守苹果园中金苹果的凶猛动物。……。例如:“Sally described her brother as an old dragon”(莎丽把他哥哥形容为恶魔)。而单独“dragon”一词则可以用来指凶恶残暴的人(多指老太婆),其英文解释为:a fierce older woman, esp. one who allows too little freedom to a young girl in her charge.(尤指管女孩的、爱干涉女孩自由的)凶恶的女人为母夜叉。国外报刊对可恶专门打人的警察也称作“Dragon”,与汉语中的含义大相径庭。 作者简介:崔秀珍(1972- ),女,山西寿阳县人,助教,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文化对比。 ---------- 注意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差异 “龙(dragon)”是我们的精神图腾,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也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然而在西方人眼里,对“龙”就没有这份特殊的情感,甚至将“龙”理解为一种张牙舞爪的可怕的怪物。 |
---------------- 英汉比喻的文化涵义及其翻译策略 西方人也知道“龙”—— dragon。但 dragon 在他们心中的概念与中国人截然不同。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 把它解释成一种长有翅膀,有爪子的,会喷火的类似鳄鱼或蛇的怪物。 作者简介:钱宏(1978- ),女,安徽临泉人,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在读,从事翻译原理与实践理论研究。 -------------------- 从“龙”的寓意看文化词语的翻译 如前文所述,“龙”是一个“彼方无”的概念,属于中国文化所独有,要在英语中找到对等词或对应语是不可能的。“dragon”一词在英语中带有明显的贬义,和“龙”所蕴涵的文化信息是完全对立、完全相反的,将“dragon”作为“龙”的对等词不仅给文化交流造成障碍,而且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为了纠正误译,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笔者认为音译加注的方法较为妥当,可译为“Long (the Chinese totem, the symbol of noble and royalty)”,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以及读者接受度的提高,附注会自然消失,Long 会作为外来词融入英语词汇中,被英语读者完全接受。 作者简介:李玉萍(1966- ),女,安徽阜阳人,讲师。 英汉比喻的国俗语义研究 (二)语义错位型 语义错位指的是喻体的国俗语义或联想意义表同质异。就拿龙来说吧。在基督教里,龙(dragon)被看作一种不祥之物,被比做伊甸园中的毒蛇。在圣经里龙是魔王撒旦的化身,是生有双翅、喷吐火焰的蛇形怪物,是邪恶的象征。……。与西方的 dragon 概念相反,汉文化中龙是“四灵”(龙凤麟龟)之首,是具有多层象征意义的神秘宝物,它是人们想象中的动物。在商代龙原是卜问的对象,代表力量和祥瑞,后来成了皇权的象征。 作者简介:徐宏亮(1971- ),男,安徽宿松人,阜阳师院外语系讲师,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 ----------- 中西方思维差异与写作风格对比分析 词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形成的概念,同一事物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来说有不同的联想与反映。如“龙”(dragon)在中国人眼中是神圣与吉祥的象征,而在西方却是邪恶的象征,是凶残、肆虐的怪物。故此,词汇所携带的文化内涵不容忽视。 作者简介:陈凤芝(1968- ),女,湖北丹江口人,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华中科技大学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教学和英语翻译研究。 ------- 英汉习语的特点及其文化差异 “龙”在汉语中享有“吉祥”、“权势”、“高贵”等地位,因而有“望子成龙”、“龙腾虎跃”、“龙飞凤舞”等习语。而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神话中,“龙(dragon)”被视为凶猛而具有不详之兆的妖怪。英语中有“to sow dragon's teeth”之说。相传底比斯国王卡德摩斯(Cadmus)将自己亲手杀死的一条龙的牙齿种在地里,不久这些龙牙一个个从地里冒出来,成了全副武装的士兵,意欲杀了他。此习语比喻“埋下祸根”。 |
作者简介:张若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现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访问学者。 ------------------------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 “龙”(dragon)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图腾现象,汉民族素以“龙的传人”自称。在汉语中,“龙”总是用于好的意思。而在西方文化中,“dragon”通常代表罪恶、邪恶,令人感到恐怖。在英语中说一个人有点像“dragon”,是指此人飞扬跋扈,令人生厌。 作者简介:林海婴(1967- ),女,江西吉安人,广西师范大学外语部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 ----- 思维方式的差异与第二语言学习 案例一(取自中级水平阶段的第二语言学习者): 汉语泛读课课堂上,讲解课文《望子成龙》时,一位来华短期学习汉语的美国大学生问教师:“老师,为什么中国人会那样喜欢‘龙’?中国人用‘望子成龙’来表达父母对孩子最美好的希望,中国人还常常称自己为‘龙的子孙’、‘龙的传人’,汉语中与‘龙’有关的一些词语表达的也都是‘好的意思’,比如:汉语里还有‘龙风呈祥’等词语。而在英语中,‘龙’(dragon)则是一种怪物,是罪恶的象征。在我读过的英国文学史上一部著名的英雄史诗 Beowulf(贝奥武甫)中,主人公所经历的最后一次冒险就是与一个代表邪恶势力的 dragon(龙)搏斗。我真的不能明白为什么英语里的 dragon 和汉语里的龙指的都是同一种动物,但表达的意思却完全不同。” …… 案例一提出的问题主要产生于阅读者的心理词典中的词条与写作者的心理词典中的词条的不对应,换句话,也可以说是产生于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问题基本上出在语言系统的上层,即语义层。案例一中,“龙”(dragon)这个词如果只是指传说中的神异动物,那么汉语中的“龙”与英语中的“dragon”是大致对应的。但第二语言阅读者在阅读汉语中的“望子成龙”、“龙风呈祥”等词语时,又会发现此“龙”非彼“dragon”。 作者简介:李枫(1957- ),女,湖北武汉人,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 -------- 外语教学中东西方文化差异分析 在中国文化中,龙(dragon)是至尊的帝王的象征,是中国人的“图腾”。汉语中用“真龙天子”来比喻帝王,用“龙的传人”比喻中华儿女,老百姓也都有“望子成龙”之意。但是,龙在西方人眼中则是像鳄鱼类的陆生动物,喷烟吐火,长有四足的凶残怪物,是邪恶的象征。 作者简介:李玲玲(1966- )女,山西长治人,长治职业技术学院英语系,讲师。 ------- 跨文化的词汇翻译——从亚洲“四小龙”的翻译方法谈起 比如:亚洲“四小龙”,译成英语成了亚洲“四小虎”(four tigers)。原因在于“龙”给英国人的印象很可怕,所以许多英文报纸为顾及英美读者的习惯,经过文化转换处理,将“四小龙”译为“四小虎”。 -------- 英汉形象性习语的文化对比与翻译转换 众所周知,龙是中国文化中的神物。龙为四灵之最,具有神秘的超自然的力量。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因此汉语中就有了“龙飞凤舞”、“龙马精神”、“龙腾虎跃”、“生龙活虎”、“卧虎藏龙”、“望子成龙”等美好的习语形象,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英语中龙(dragon)是邪异、罪恶的象征。《圣经》中,魔鬼撒旦被比喻成“ the great dragon”。 作者简介:蓝红军(1971- ),男,湖南炎陵人,华东船舶工业学院讲师。 --------- 文化比较与译者的文化取向 ——《红楼梦》杨宪益和霍克斯英译本对比研究 翻译中涉及两种动物:龙和凤,它们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dragon”在英语中是邪恶、魔鬼的化身,而对于汉语读者来说,“龙”则是吉祥的动物。 -------- 试论汉英动物文化的差异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后世的帝王们为了愚弄人民,巩固统治,自称是真龙天子,因此“龙”在中国历来都被视为“权力、力量、吉祥”的象征。因而,千百年来形成了许多与“龙”有关的、具有褒义的词语。……。然而在英美文化中,dragon 则是硕大、凶残的古怪野兽,不仅无端吞食人类和动物,而且制造水火灾害,危及人类生存,所以西方人对“龙”绝无好感,对中国人崇拜“龙”的心理感到大惑不解。 作者简介:张启华(1961- ),男,河北南宫市人,太原大学文法系讲师。 --------------- 英汉文化差异与语言学习 例如“龙”(dragon),中国人认为龙是权利、力量、吉祥的象征。中华民族视自己为“龙的传人”,还有很多与龙相关的词语,如“望子成龙”、“龙飞凤舞”等等,然而在西方人眼里,龙却是个凶恶、喷火吐焰的妖魔鬼怪。 作者简介:谢元才(1966- ),男,广西来宾市人,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 交际化外语教学中的文化认知观 例如,作为中华民族图腾的龙(dragon)在中国是吉祥、幸福的象征,描绘热闹场面我们用“龙腾虎跃”,渲染喜庆气氛有“龙凤呈祥”,怀才不遇的人被称为“卧龙”,勇猛威武的人被比作“蛟龙”,中华民族素以“龙的传人”而自豪。可在西方,dragon 是凶残、邪恶的化身,它指的是“长有双翅、会吐火的怪兽”,与“凶暴”联系在一起,它的喻意是“凶恶的人”,而且尤指妇女;英语 the old dragon 指的是魔鬼。这种巨大的文化差异性,若从不同的文化来理解就显得一目了然。 作者简介:高宝虹(1964- ),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教学和跨文化交际。 ---------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例如,汉语中的“龙”(dragon),具有丰富的内涵。龙是皇帝的象征,汉语中常有“真龙天子”“龙颜大怒”等成语。汉语中的龙还常用来比喻才华横溢之人。如《三国志·诸葛》中“诸葛孔明,卧龙也。”……。而在西方 dragon 的意思基本是贬义的,往往用作指代替魔鬼看守财富的凶悍怪物,是西方人心中凶恶丑陋的象征。 作者简介:刘芳(1975- ),女,江苏泰州人,助教。 ------------ 从“龙”一词的文化内涵看汉英文化的差异 由此可见,“龙”在中西两民族中虽基形都为蛇,都是神话中的凶猛动物,但因民族意识、生存环境和风俗信仰的不同,其附加的文化意义早已超出原有的所指意义而与两民族的价值观念、生活环境及思维方式密切相关。语言作为文化的标志和载体使我们能够窥其一斑而见文化之全貌,正如我国著名语言学家陈原指出的,“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词汇常常敏感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因此,在词汇学习中,研究词汇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无论对促进理解与翻译还是进行跨文化交际都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 文化意义在国际商务中的传译 例如,在西方神话传说中,龙(dragon)被认为是邪恶的怪物,而不是中国人所想象的吉祥物,在中世纪,dragon 是罪恶的象征。圣经故事中恶魔撒旦(Satan)就被认为是 the great dragon(大龙)。另外,dragon 还有“泼妇”的意思,由此可知,dragon 在英语国家人民中所引起的联想与中国人的“龙”完全不同,所以,翻译时就要特别小心。 -------- 商标翻译中的文化特征 甚至,在东西方文化中含义甚殊的“龙”(dragon)的概念也随着东西文化的融合而发生着变化。在东西方文化交汇、国际交流频繁的香港,“龙”作为祥和富贵的象征正逐步进入商品名称。“实际上,己经有越来越多的西方人确实加深了对东方‘龙’的理解了。”可见,商标翻译有时还要考虑时代性因素,我们须持发展的眼光看文化特征。 作者简介:何巍(1967- ),女,甘肃张掖人,西北师大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张掖二中一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英语教学。 --------- 论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再如:在英美文化中,龙(dragon)是一种恐怖的怪物,《现代高级英汉双解字典》中的定义为: “fabulous creature like a crocodile or snake, butwith wings and claws, able to breathe out fire(神话中似鳄鱼或蛇的一种动物,生有翅及爪,能吐火)”。在英美人看来“dragon”是邪恶的象征,喻指凶恶的人,如撒旦、魔王、严厉而有警觉的女人;在一些英美传说中常有英雄与龙搏斗,最后取胜的情节。在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动物“龙”代表着吉祥如意、大富大贵内涵的神异动物,是皇帝的象征。我们喜欢说自己是“龙”的传人,“父母希望孩子长大后能有所作为”叫“望子成龙”。可见这种“可怕的怪物”与中国人心目中的“龙”是迥然不同的两种概念,其文化内涵是完全不同的。 作者简介:元旭华(1966- ),女,浙江温岭人,上海市七宝中学一级教师,浙江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 2000级在职硕士研究生。 ---------- 英汉 Idiom 文化差异性比较研究 龙(dragon)自占以来就是中华民族顶礼膜拜的图腾,是权力、尊贵、吉祥的象征,汉语中许多习语都能给予说明,如“龙凤呈祥”、“望子成龙”、“乘龙快婿”等。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龙)表示邪恶的怪物,在中世纪,dragon 是罪恶的象征,圣经故事中恶魔撒旦(Satan 就被认为是 the great dragon(恶贯满盈的东西)。 作者简介:张邈(1968-) ,男,西安上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 跨文化网络传播的障碍及其对策 又如,龙(dragon)在中国是吉祥的神物,是至尊的象征,而《圣经》却把“dragon”看作罪恶的象征。因此英美国家往往对中国自称是龙的传人不可思议,困惑不解。 |
【据检索,作者单位可能是浙江大学出版社。】 ---------------- 改革课堂教学,落实大学英语素质教育 例如,“龙”(dragon)在我国被视为吉祥的神物,有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因而成为至尊帝王的象征,炎黄子孙都骄傲地称自己是“龙的传人”。在汉民族文化中,龙总是褒义的。而在西方神话传说中龙是一只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鳞片,拖着一条长长的蛇一样的尾巴,嘴中能喷火。 作者简介:孙瑞梅(1954- ),女,山东临沂人,临沂师范学院外语系教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 ------------- 英文写作中的母语文化负迁移现象 例如“龙”(dragon)在中国人眼中是神圣与吉祥的象征,所以中国古代皇帝穿的衣服被称为“龙袍”,杰出的人物也被比作龙,如“望子成龙”等。然而,在西方文化里,龙却是邪恶的象征,如《贝尔武夫》(Beowulf)中的那条龙就是个怪物,如猛兽般凶狠。因此,词汇所携带的文化内涵不容忽视。 作者简介:龙跃(1976- ),女,湖南隆回人,湖南科技大学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主要从事英语应用语言学研究。 -------------- 英译中文商品名称的语用失误研究 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中国文化被喻为“龙”的文化,在广大华人心中,“龙”是“权力、力量、神圣”的象征。封建时代“龙”是“皇帝”的象征。汉语中与“龙”有关的词语无一不是褒义词,如“龙凤呈祥”、“望子成龙”、“龙腾虎跃”等。因此,我国不少商品都喜欢以此命名,如龙牌西服、龙牌酱油、金龙牌振动器、威龙葡萄酒等。这些商品名称无一例外都被译成了 Dragon。而在英美文化中,龙(dragon)则是“凶残、邪恶”的象征。《圣经》中把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Satan)称作 the great dragon(大恶魔)。如果简单地译为 Dragon,这种直译的结果是忽略了这些商品名称语用意义中的文化色彩,译文的读者无法获得与原文读者同等的理解和感受。这样的翻译无疑给这些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判了死刑,因为这样的译名产生了不良的联想意义,给西方消费者带来恐惧感。这样的译名也就无法起到劝购的作用,更不用说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了。建议音译为“Long”,既有好的联想,又无不良影响。 作者简介:杨永和(1966- ),男,湖南双峰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语用翻译和英语教学。 -------- 英汉比喻喻体的国俗语义比较 以龙为例。在基督教里,龙(dragon)被看作一种不祥之物,伊甸园中的毒蛇。在圣经里龙是魔王撒旦的化身,是生有双翅、喷吐火焰的蛇形怪物,是邪恶的象征。根据牛津英语词典的解释,龙是一种巨大的可怕的爬行动物,既像蛇又像鳄鱼,有着肉食鸟兽那样的强有力的爪子,有翅有鳞,有时能喷火吐烟。在口语中,dragon 被喻为凶狠的坏脾气的老太婆,如:We were really frightened of the math teacher. She was a real dragon. 我们的确害怕数学老师,她真是一个凶狠的坏脾气老太婆。 与西方的 dragon 概念相反,汉文化中龙是“四灵”(龙凤麟龟)之首,是具有多层象征意义的神秘宝物,它是人们想象中的动物。在汉文化中,龙的性情温和仁慈,德行高尚。古人甚至把龙分成四类,天龙代表天的更生力量;神龙及时兴云布雨;地龙负责地下水源;护藏龙保护天下宝物。龙象征高贵、威严、权威,封建国君因此自命“真龙天子”。汉语中以龙为喻体的成语很多,“望子成龙”意为家长希望孩子长大成人后有所作为;“龙争虎斗”用来形容非常激烈的战斗或竞争。 作者简介:徐宏亮(1971- ),男,安徽宿松人,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 ---------- 论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譬如龙(dragon),在汉语文化里龙是皇帝的代表,是高贵、神圣的象征。汉民族传说中的龙能呼风唤雨,来无踪、去无影,神秘莫测,令人敬畏,所以龙在汉语文化里又是威严、威武的象征。与之相应的,许多与龙有关的词语也就因此染上高贵、神圣的色彩,诸如“真龙天子”、“龙宫”、“龙颜”、“龙袍”、“龙床”、“望子成龙”等。但是在英语文化里,龙却是一种凶残肆虐的、应该消灭的怪物,一个可怕的象征。在西方一些描写圣徒和英雄的传说里都讲到与龙这种怪物的斗争,并以龙的被杀为结局。 当然,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一种文化也会影响到另一种文化。红玫瑰象征美好的爱慕之情这一西方文化现象,现已被我国大多数青年男女所接受,甚至情人节也被移植到华夏大地了。 作者简介:高立琴(1965- ),女,河南睢县人,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外语部讲师。 |
-----------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与传递 在西方,龙(dragon)是带来死亡和黑暗的邪恶的化身,而在中国,龙有着截然不同的内涵意义。龙可以呼风唤雨,龙是帝王的象征,中国人把自己称作“龙的传人”。 作者简介:王春艳,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 试论汉语商标词英译的“忠实性” 中国图腾文化的精髓是对龙的信仰和崇拜。龙因此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总是自称为“龙的传人”;中国古代帝王也常常以“真龙天子”自居,穿“龙袍”,坐“龙椅”;父母们也是“望子成龙”。但是,“龙”在西方文化中指代的却是一种有九个头、嘴里喷火的怪兽,远远不如在东方文化中受欢迎。 |
…… 如,“金龙泉”(啤酒),音译为“Jin Long Quan”,或者是直译为“Gold Dragon Spring”,两种译法虽然分别忠实于原商标词的读音和意义,但过于冗长,不合商标词简洁性原则,其效果绝没有现译名“KING LONG”好。“KINGLONG”创造性地背叛原商标词,采用了直接音译(“龙”译作“LONG”)、省音译(省去了“泉”字的发音)和谐音译(“金”译作“KING”)相结合的方法。 ------------- 中学英语情景教学的设计与运用 又如,“龙”(dragon)在中国文化中是高贵、神圣、伟大生命力的化身,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每一个中国人都会自豪地称自己是“龙的传人”。但在西方文化中它是邪恶的象征。因此如果我们面对英语国家的人自称是“The descendents of dragon”,会引起尴尬、咤异,甚至是厌恶。 ---------------- 文化内涵与等效翻译 So the author thinks it is more appropriate to translate "龙" and "相声" into "loong" and "xiangsheng" by transliteration according to equivalent effect theories which we will discuss in detail later. Taking "Loong" but not "Long" as the translation of "龙" is just to avoid mixing up with the English word "long", which is exact the same as the 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 for "龙(Long)". In addition, there is another reason for the author's preferring "Loong" to "Long", i.e.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pronunciation of "Loong" sounds more sonorous, stately and solemn, which matches the lofty image of "龙" in Chinese people's mind very well. Maybe at first the additional explanation has to follow "Loong" and "xiangsheng", but with the deepening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enhancing of the status of China in the world, they must be accepted by foreigners as loan-words just like "kowtow" and "wushu", etc. ----------------------------- 中等职业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如“龙”在中国是权利、地位、威望的象征,与之有联系的多为褒义词,如“龙子”,“龙位”,家长们也常常“望子成龙”西方人却认为 dragon 是邪恶的象征,认为它是凶残肆虐的怪物,应予消灭。在一些描写圣徒和英雄的传说中讲到和龙这种怪物做斗争的事迹,多以怪物被杀为结局。 因此如果我们不考虑文化因素,直接把“中国是东方的一条巨龙”和“亚洲四小龙”译成:“China is a huge dragon in the East”and“four little Asian dragons”,外国人保证看不懂,没有一个国家会把自己比喻成凶猛的动物。在西方的文化中,狮子作为“百兽之王”,享有很高的声誉,这儿我们如果把“dragon”换成“lion”,西方人理解起来就会容易多了。所不同的是,一个是神话中的动物,另一个是现实生活中的动物而己! ------------- 谈品牌和品名的汉译英 “龙”在中国象征着吉祥。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家长也常常“望子成龙”。但西方人却认为“龙”(dragon)是邪恶的象征,是凶残肆虐的怪物,说一个人“like a dragon”,就是说这人凶狠。 作者简介:邱延霞(1953- ),女,河南省开封市人,大学,副教授,从事外语教学工作。 ----------- 商标翻译的“同化”与“异化” 龙“dragon”在中国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因此被运用于很多商标中 ——“金龙泉”啤酒、“红金龙”香烟,但是在西方“龙”是邪恶而残暴的象征。 作者简介:步雅芸(1997- ),女,浙江海盐人,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经贸分院助教,2002级研究生,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 ----------- 从文化的角度看英汉对译 例如:中国历史上将“龙”看成皇帝的象征,皇帝的容颜被称为“龙颜”,如“龙颜大怒”、“龙颜大悦”;皇帝的仪态常用“龙行虎步”来形容;皇帝的子孙后裔被称为“龙种”。因此“龙”在汉语里是皇帝之称、杰出人物之喻,蕴含“权威、力量、才华、吉祥”等意,中国人常以“龙的传人”自称,同时也希望子孙成龙(成为有出息有作为的人物,例如:望子成龙)。有趣的是,英语文化里也有“龙”(dragon)。但是,西方传说中的 dragon 是替魔鬼看守财宝的凶悍怪物,长有三颗头,会喷头;英语古诗《贝奥伍夫》(Beowulf)就是歌颂那位与凶残暴虐的恶龙搏斗而取得胜利的英雄史诗。因此,英语中的 dragon 有着汉语里的“龙”截然相反的含义。而这种含义则显然是由历史文化因素所决定的。由此可见,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在跨文化交际中只有很好地了解文化,才能准确地使用语言。 作者简介:陈颖澜(1975- ),女(汉),福建泉州人,华侨大学助教,主要从事英语教学方面的研究。 ----------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与归化异化策略 同样“龙”(dragon)在中国文化中常常与帝王相联系,中华民族被称作“龙的传人”,而英语中的“龙”却是长着鹰爪鹰翅、狮脚狮头、鱼鳞、羚羊角和蛇尾,并且会口中吐火的巨大怪物,这种被基督教视为恶魔化身的“龙”与象征伟大高贵的中国龙形成鲜明对比。 作者简介:朱振雷(1975- ),女,吉林永吉人,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教师。 ----------- 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 例如:龙 —— dragon,是中华民族勇敢、智慧的象征,而在英美文化中却是不吉祥、邪恶的象征。 作者简介:文燕(1970- ),女,湖南株洲人,南宁经济干部学院教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研究。 ------------- 跨文化网络传播的障碍及其对策 又如,龙(dragon)在中国是吉祥的神物,是至尊的帝王,而《圣经》却把“dragon”看做罪恶的象征,因此欧美人往往对中国自称是龙的传人感到不可思议,困惑不解。 ----------------- 从语境看商标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 总之,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龙意味着权威、吉祥、力量,这在许多成语便可得到佐证,诸如:龙飞凤舞、龙肝豹胎、龙翰风雏、龙马精神、龙蟠凤逸、龙蟠虎踞、龙蛇飞动、龙蛇混杂、龙生九子、龙潭虎穴、龙腾虎跃、龙骧虎步、龙跃凤鸣。而在英美文化中,正如上述引文所述,多数情况下龙的意象并不美好,甚至于把 the old dragon 视为“魔鬼、恶魔”。 对此,国人已开始比较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汉字商标词的国际化方面,迈出了踏实而可喜的一步。如在以下的品牌名称的英译方面就基本上做到了熟悉品牌国情,兼顾民族色彩,且兼顾异国民族历史文化背景的成功范例。著名药品企业沈阳飞龙有了一个新英文商标 pharon。它与“飞龙”谐音,而 phar 则来自 pharmaceutieal 医药的;-on 则是药品商标的常用后缀。龙昌制药的英文商标为 Longchamp 也谐意,同时它是一个法语词汇,意思是“广阔田野”。 作者简介:葛红(1967- ),女,江苏泗阳人,淮阴工学院讲师,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 东西方文化中动物隐喻的差异 “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图腾形象,它是一个兼有蛇、兽、鱼等多种动物的形态,并以蛇为主的幻想动物。在我国传说中,龙是一种能兴风降雨的神奇动物。在封建时代,龙是皇帝的象征,如龙袍、龙椅。在汉语中,龙总是用于好的意思,如龙凤是指才能优异的人,龙虎比喻豪杰志士。在许多成语中,都有龙这个词。例如“龙飞凤舞”、“龙凤呈祥”、“龙腾虎跃”、“藏龙卧虎”、“画龙点睛”、“生龙活虎”等,而且中华民族素以“龙的传人”自称,中华民族也被称为“东方巨龙”。在西方文化中,龙“dragon”是一只巨大的蜥蜴,长翅,带鳞,拖蛇尾,能够口中喷火。在中世纪,“dragon”是罪恶的象征,撒旦(Satan)就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由此可见,英语中“dragon”的隐喻与汉语中“龙”的隐喻截然不同。 作者简介:李晓强(1975- ),男,苏州职业大学教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高燕红(1975- ),女,苏州大学教师。研究方向:语言学。 |
外国有一个 World Wide Dragon Shooting Day。点击图片可看详情。
------------------------ 谈中西文化差异与旅游资料翻译 有时汉英两种文化认知事物的角度完全相反。在我为“丑”的,在彼为“美”;在我为“好”的,在彼为“恶”。例如汉文化中的“龙”是传说中“上天”的神物,被视为权利、力量、吉祥的象征,其文化含义为“高贵、神圣、吉祥、珍异”,古代皇帝自喻为“真龙天子”,其后代称为“龙子、龙孙”。然而在英语文化中,龙(dragon)乃是一种恐怖,指一条拖着长尾巴,浑身长鳞,口中喷火,有着双翼的巨大蜥蜴。因而它是“罪恶”的象征,其文化含义为“怪物、魔鬼、凶残”。因此我们在翻译时,要注意文化转换。 作者简介:曹玲娟(1956- ),女,宁夏银川人,海南大学大学英语部副教授;焦爱梅(1963- ),女,河南泌阳人,苏州科技学院外语系副教授。 --------- 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信息等值研究 “龙”(dragon)在汉语里是“权威吉祥力量”的象征,所以许多商品以此命名。但是,在西方文化中,dragon 指邪恶的怪物,是罪恶的象征。圣经故事中恶魔撒旦(Satan)就被认为是 the great dragon。另外,dragon 还有“泼妇”的意思。因此,dragon 在英语国家人民中所引起的联想与中国人心目中的“龙”是完全不同的。 作者简介:帅建林,西南财经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博士生。 ------------- 试议英汉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 在汉文化传统中,龙成了造福万物的神物,成了中华民族的吉祥物,甚至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英语的龙(dragon)是从希腊语 darkon 演化而来,意思是:“to see”、“to look at”。据《布留沃成语与寓言词典》(Brewer's Dictionary of Phrase and Fable),龙的形象是长着双翅的巨大鳄鱼,身后拖曳着大蛇的尾巴(与中国文化“龙”的形象完全不同)。因此,在西方,龙和蛇常混和一谈,是罪恶的象征。 作者简介:李奕华(1970- ),女,安徽潜山县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池州师专外语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模拟语言学与跨文化交际。 ----------- 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如,在中国,“龙(dragon)”是我们的精神图腾,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也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然而在西方人眼里,对“龙”就没有这份特殊的情感,甚至将“龙”理解为一种张牙舞爪的可怕的怪物。如果某一企业家对此不甚了解,将印有“龙”图案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试想这种产品能否刺激西方人的购买欲?能否给企业创造高效益? 作者简介:邹欣欣(1970- ),女,湖南岳阳人,讲师。 论词语的意义与文化心理现实 龙/dragon是人们想象中的动物。在西方,dragon 是人们想象中的怪物,在基督教里,dragon 被看作一种不祥之物。在英语口语中喻指“凶狠、脾气坏的老太婆”。而中国龙(the Chinese dragon)则是具多层次象征含义的神秘宝物,为中国“四灵”之首、动物之长,被认为是国泰民安繁荣昌盛之兆和“高贵”、“威严”的象征,故有“真龙天子”之称,“望子成龙”、“龙凤呈祥”之说。 作者简介:余平(1962- ),女,湖南岳阳人,湖南理工学院外语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与文化、语义与翻译;熊奕( 1972- ),女,湖南岳阳人,湖南理工学院外语系讲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与翻译。 ------------ 浅析跨文化商业交际差异 “龙(dragon)”在中国是吉祥的象征,又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称自己为“龙的传人”;而西方人对“龙”没有好感,因为在他们的文化里“龙”是一种能喷烟吐火、凶残可怕的怪物。 作者简介:张为(1977- ),女,湖南长沙人,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经济管理、商贸英语。 ------------ 对跨文化交际中翻译的差异性探究 中国人把“龙(dragon)”视为吉祥的神物,有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因而成为至尊无上的帝王象征,甚至把它看作是光明的未来,“望子成龙”(long to see one's son become a dragon)。可是英美人却把“dragon”视为喷烟吐火的凶残怪物(a fierce fire breathing monster)。 作者简介:王健(1965- ),男,陕西山阳人,西安财经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 文化语境与词汇的联想意义 中国人认为龙(dragon)是“权力”、“吉祥”的象征,而英国人则把它看作“邪恶”的代名词。 …… 现在的报章杂志常会提到一个词汇 ——“亚洲四小龙”,喻指在当今的亚洲经济发展中较为发达的四个国家,而英语则表达为 Four Tigers in Asia,一龙一虎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 ------------ 浅析汉英词汇的形态理据异同——由“向日葵”想到的…… 由此,笔者想到,世界各地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由于受到各自民族、文化、思想观念、心理感情、道德标准等种种因素的制约,对于同一词语,比如,龙(dragon),会有截然不同的态度并产生不同的联想,这说明了词义联想的民族性,也是各民族的文化特殊性。 作者简介:徐红新(1969- ),女,山东农业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语义学。 ------------ 谈标准英语、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 而有的中国特有事物可在标准英语中找到相似或相近的表述,如:龙 dragon、饺子 dumpling、宣传 propaganda 等。虽然这些英语词汇与汉语的含义都有一定的差别,但它们基本上表达了相似或相近的内容,并且这些词汇在标准英语中早已存在,因此不能当作是中国英语。 作者简介:张毅,1964年生,云南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现代英语语言及当代英语文学研究。 --------------- 汉英比喻比较研究 如龙(dragon)用作比喻时,在汉英语言中引起的联想就完全不同。汉语中,龙总是用于吉祥如意、杰出、优秀的意思的表达,如:龙凤呈祥,龙驹凤雏等。古时龙是皇帝的象征,现在也经常用来比喻有作为之人、豪杰之士,如望子成龙、藏龙卧虎、生龙活虎等。汉民族一向自称为“龙的传人”,意思是一个伟大而又杰出的民族。而在《圣经》故事中,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擞旦(Satan)被称为 the great dragon(大龙)。在中世纪,dragon 是罪恶的象征,一些基督教美术作品中,dragon 总是代表邪恶,所以,英语中说一个人是 dragon,肯定会使他反感. …… “龙”是又一体现汉英两种语言不同民族特色的动物。“龙”在汉文化中是“吉祥,权势,高贵”的象征。汉语里有“望子成龙”“龙腾虎跃”“龙飞凤舞”等词。中国被称为龙的故乡,中国人则被称为龙的传人,这足以反映“龙”(dragon)在汉文化中的地位。而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神话中被视为凶猛的妖怪,不祥之兆。因此,英语中 dragon 具有贬义,用来比喻凶恶的人,尤指悍妇。如 The woman is an absolute dragon(那女人是个十足母夜叉)。 ------------------- 英语专业的宽泛教学 “龙”是我们中国文化中神的象征,是人们崇拜的对象。我们认为龙代表神圣、权力、尊贵和吉祥。因而有“龙飞凤舞”、“龙凤呈祥”、“龙腾虎跃”、“望子成龙”等说法。在中国封建皇朝时代,皇帝总是把自己与龙联系在一起。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常有龙在危难关头帮助人们降妖降水的故事。一直到现在,我们中华民族常骄傲地称自己是龙的后代,龙的传人。但在英语文化中,龙“dragon”乃是一种恐怖的怪物(mythical monster like reptile),是邪恶的象征,常与“凶暴”连在一起。在英语文化的传说中,有许多英雄与龙这种怪物做斗争的故事。不懂得这一点就很难理解 Mrs. Rip is a real dragon 这句话。 作者简介:刘艳秋(1955- ),女,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与文化。 ---------- 译文读者认知环境的动态性 “龙”在中国人的认知环境中是“高贵、权威等”的象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后,在讨论把中国“龙”译成英语时,我国多数译者认为应该将其译为“tiger”,有人甚至以为此译是对英语读者负责,原因是英语文化中的“龙”(dragon)在英语本族语读者的认知环境中是“一种令人生畏的动物,象征邪恶的势力”。但是,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译者和某些国外译者却不管这种认知环境的差异。在香港,“港龙航空公司”、“双龙置业有限公司”分别被译为 Dragonair 和 D-Dragong Estates Co.Ltd。在澳大利亚,“龙肪皇宫”的英文是 Dragon on Boat Palace。在英国,一个对中国非常友好的电视编导制作了一个反映近年来中国发生巨变的电视连续节目,其总题目叫 The Heart of the Dragon。在美国,一个名叫 Daniel Bumstein 的美国人写了一本书,要求美国政府制定对华政策不要从美国人的愿望出发,而应该从中国的历史传统和改革开放的现实进程出发,该书的名称是 Big Dragon -- China's Future。 |
作者简介:陆勇(1966- ),男,壮族,广西田阳县人,广西右江民族师专英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袁斌业(1963- ),男,汉族,广西玉林市人,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 英汉词汇空缺现象及其翻译策略浅探 再如,中国人对“龙”怀有至高无上的尊重,是帝皇的象征,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后来又被引申为珍异、高贵的象征。汉语中也就相应出现了“龙颜”,“望子成龙”,“乘龙快婿”,“龙凤呈祥”等褒义表达法。从这种意义上说,“龙”是中国文化的“特产”,是一种文化个性,因而有关“龙”所产生的词语往往是无法在英语中找到相对应的词语或表达方式的。而“龙”(dragon)在英语文化中是没有“地位”的爬行动物,是为人们所厌恶的。西方人大都认为“龙”是一种能喷烟吐火、凶残可怕的怪物,是灾难的象征。在英语中,如果把一个“woman”叫做“dragon”,意思则是她很凶狠,令人讨厌。 作者简介:司继涛(1971- ),男,汉族,广西百色市人,广西右江民族师专英语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 --------- 等效翻译理论与英汉商标词的翻译 沈阳飞龙是著名药品企业,由于“龙”(dragon)在英语文化中是一种凶残肆虐的怪物,是邪恶的象征,所以英译时没有意译为“Flying Dragon”,而是译作“Pharon”,“Phahon”不仅与“飞龙”谐音,而且 Phar- 来自 pharmaceutical(医药的)。因此,这个英译商标词形式上像一个地道的英语词,内容上标明了该企业医药的性质特征,并且简短易读,十分便于消费者识别。 作者简介:刘汝荣(1968- ),男,湖南吉首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 从汉英习语的文化内涵看汉英动物文化差异 在汉语中人们常用“虎”比喻强大、威武,因为在我国广阔的地域中有人人皆知的兽中之王东北虎、华南虎,而“龙”则具有至尊至上的色彩,“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龙的精神代表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因此就有很多与“虎”和“龙”有关的习语:龙腾虎跃,生龙活虎,龙争虎斗,藏龙卧虎,虎踞龙盘,龙潭虎穴等。然而,在说英语的国家里,龙的文化内涵却与中国的相反,英语中的龙“dragon”指的是有麟有翅的、吐火的和危及人类生存的怪兽。“dragon”在英语中含有贬义,英国人对龙没有好感。这源于《圣经》中的故事。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被称为 the great dragon。用“龙”比喻人,则表示凶恶的人、悍妇。如:The woman in charge of the accounts department is an absolute dragon! (会计科那个女科长是个十足的女夜叉!)。 作者简介:孙力(1954- ),女,辽宁鞍山人,副教授。 ------------ 三维关系建构下的电视传播符号意义解读 再如,在汉语中,“龙”以及与其相关的词语,明显具有至尊至上的色彩,经常和吉祥、幸运等内涵意义相伴。古代皇帝被称之“真龙天子”,其后代为“龙子龙孙”,因而百姓们希望自己的后代有出息,就叫做“望子成龙”。海内外的炎黄子孙皆称自己为“龙的传人”。现代人把能干、有作为的人称为“龙”,而把窝囊、不中用的人称之为“虫”。中国人历来用“龙跃凤鸣”比喻才华出众,用“龙飞凤舞”、“龙凤呈祥”等表达欢乐、喜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上面所有这些有关“龙”的诸多褒义,都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所赋予的内涵意义。然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龙”(dragon)是肆虐的怪兽,是邪恶的象征,应该予以消灭。因此,在跨文化传播中,对于这些带有明显的文化内涵的语言符号,传播双方都应该谨慎对待,处理不好,就会成为传播交流活动的障碍。 …… 因此,意向具有很大的主观性、情感性和文化性,例如,提到“龙”,对于西方人和中国人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意向,西方人会将它与恐怖的怪兽联系起来,而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它是吉祥、幸福的象征。这是有文化的差异而造成的意向的对立。 ---------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积累 又如“龙”(dragon)在中国文化中是高贵、神圣、伟大生命力的化身,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但在西方文化中它是邪恶的象征。 |
------------------------- 现代汉语数字缩略语研究 例如,中国人把龙视为高贵,神通广大的吉祥物,深受中国人的崇拜,所以中国人常用龙来形容了不起的人或事物。古代人把黄帝称作“真龙天子”,现代人常说“望子成龙”,而在英美人眼里,“龙”(dragon)是一种能喷烟吐火,为巫师或魔怪守护财富的怪物。 --------- 词语附加义研究 龙”虽然指称的不是现实世界真实之物,是虚无缥缈的,但它是古汉民族的图腾,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龙”被赋予了神奇的色彩,“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说文》),并带有吉祥、有朝气等附加意义,如常常说“云从龙、飞龙在天”,“龙凤呈祥”,“龙争虎斗、龙腾虎跃、生龙活虎”等。而且,在中国文化中,龙这种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代表皇帝,还被赋予了高贵的意义,如“龙袍、龙颜、龙子、龙孙”。但是,在英语中,“龙(dragon)”则是一种凶恶的怪物,因此带有凶暴、严厉、凶恶严格的附加意义,像“His wife is a dragon.”不是说“他的妻子是一条龙”,而是说“他的妻子是一个悍妇(泼妇)”。 -------- 汉英习语语义的跨文化对比研究 “龙(dragon)”在汉英民族的心目中所引起的联想是完全不同的。“龙”在中国本是华夏民族尊奉的图腾,它象征着吉祥、权势、高贵,在神话传说中,龙是一种能兴云降雨的神灵之物,后来逐渐演变为一般意义上的尊贵神物,龙的形象也逐步定形为马首、蛇身、鱼鳞、鸟爪,它是由多种动物图腾形象融合而成的。……。 在西方神话中,“dragon(龙)”是一种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能够从嘴中喷火。在基督教中“dragon”总是邪恶的象征,《圣经》里与上帝作对的撒旦(Satan)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后来,“dragon”成了“罪恶”、“凶恶”的象征,常被用来指邪恶凶暴的人,“the old dragon”就是魔王。……。“龙”在汉语习语中的积极向上和吉祥美满的文化内涵在英语中是没有的。 ------------ 论商标翻译 “龙”(DRAGON)和“凤凰”(PHOENIX),我国与西方有不尽相同的喻意,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图腾形象,在西方文化中,通常代表邪恶,并很早就被用作战争的旗帜,在英语中,说一个人像龙是说此人飞扬跋扈令人讨厌。 作者简介:张万义(1954- ),男,黑龙江五常市人,教授;陈建杰(1982- ),男,福建惠安人。 --------- 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因素——词汇的文化内涵 中国的龙(dragon),代表着富贵、成功、地位的至高无上,因为传说中的龙是造福人类的神,是中国人崇拜的图腾,而在英语中的联想是恶魔、怪兽。 作者简介:张莉(1976- ),女,河北武安人,助教,从事英语教研工作。 ---------- 词汇、语境、语用——英语新课程标准中的词汇教学新理念 如:龙 dragon 是中华民族及中国人的图腾,是一种奔腾向上的力量象征,而在英语中则是邪恶的象征。 作者简介:唐芸(1962- ),女,贵州毕节人,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系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和语用词汇的研究。 ------- 论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在汉文化中龙(dragon)凤(phoenix)是一个图腾形象。在封建社会,龙比喻是皇帝,凤比喻皇后,帝王成婚称龙凤呈祥。在汉语中,龙和凤都用于好的意思。如龙凤,龙虎、凤毛、山窝里飞出金凤凰。汉语中还有不少表示欢乐、愿望而气势磅礴带龙的成语:龙飞凤舞、龙盘虎跃、生龙活虎、藏龙卧虎、攀龙附凤、望子成龙。龙在中华民族的心目中是顶礼膜拜的,所以称自己是龙的传人。但在圣经中,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Satan)被称为 the Great Dragon。Dragon 总是代表邪恶,令人感到恐怖。 作者简介:邹照兰(1962- ),女,湖南汉寿人,副教授,大学,主要从事外国文学、文化差异研究。 -------- 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龙”在汉语中常有“吉祥”、“权势”、“高贵”等地位,因而有“望子成龙”、“龙腾虎跃”、“龙飞凤舞”等。而在古希腊和古罗马“龙(dragon)”被视为凶猛而具有不祥之兆的妖怪,英语中有“to sow dragon's teeth”之说。相传底比斯国王卡德摩斯(Cadmus)将自己亲手杀死的一条龙的牙齿种在地里,不久这些龙牙一个个从地里冒出来,成了全副武装的士兵,意欲杀了他。此习语比喻“埋下祸根”。 作者简介:杨静琴(1977- ),女,浙江海宁人,绍兴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 ----------- 论涉外企业员工英语培训中的跨文化教育 龙在中国人看来是吉祥物。中国人自称为是“龙的传人”。但是在西方神话传说中,龙(dragon)则被认为是邪恶的怪物,甚至是罪恶的象征,而不是中国人所想象的吉祥物。圣经故事中恶魔撒旦(Satan)就被认为是 dragon(大龙)。另外,dragon 还有“泼妇”的意思,由此可知,dragon 在英语国家人民中所引起的联想与中国人的“龙”完全不同,所以,翻译时就要特别小心。 作者简介:张式君(1963- ),女,江西农业大学外语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商务英语与文化研究;付香平(1970- ),女,江西农业大学外语系讲师,主要从事商务英语研究;王员(1965- ),男,江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政治与行政管理研究 -------- 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差异及其互译 下面我们再以我们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动物“龙”(dragon)为例。在中国龙是一种象征皇权、吉利、力量和成功的动物,所以在汉语中有“望子成龙”、“生龙活虎”、“龙腾虎跃”等成语,他们分别用来表示希望孩子长大后能有所成就,形容人长得活泼健壮等。而在西方,dragon(龙)却是邪恶的象征,人们认为龙是凶残肆虐的动物,应予消灭。 作者简介:杨方林(1978- ),女,安徽枞阳人,安徽中医学院外语教研室助教。 ------------ 比喻及其联想与中西方文化 作为中华民族图腾的“dragon(龙)”,在中华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国古代传说中,它被描述为能兴风作雨的神异动物。在中国封建皇朝时代,人们把“龙”(dragon)和“凤”(phoenix)作为皇权的传统和象征。“龙”代表帝王,“凤”代表后妃,它们毫无贬义,至今这两种传说中的动物还在中国图案中出现。在汉语中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说法,即希望孩子长大后能有所作为。 西方人则认为“dragon”(龙)是邪恶的象征,是凶残肆虐的怪物,应予消灭。在一些描写圣徒和英雄的传说中讲到和龙这种怪物作斗争的事迹时,多以怪物(龙)被杀为结局。有趣的是:中国画上的龙没有翅膀,而西洋画上的龙却是有翅膀的怪物。 作者简介:曾庆芳(1966- ),女,江西吉安人,讲师,从事中西方文化比较研究;黄洪玲(1960- ),女,江西吉安人,副教授,从事英美文学、篇章语言学研究。 ------------- 中英动物文化与语义对比 龙(dragon)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占有崇高的地位,汉语中有关龙的成语非常多,且含有褒义:龙跃凤鸣,龙凤呈祥,龙章凤姿,龙飞凤舞,凤肝龙心等。然而,在英语中,赞扬龙(dragon)的词非常之少,多含有贬义,通常指凶暴、严厉的人,凶恶严格的监护人,凶恶的老妇人(尤指很少给在其看管下姑娘自由的老妇人)等,如:dragon's teeth(相互争斗的根源;排列或多层的楔形反坦克混凝上障碍物),the old Dragon(魔鬼)。 -------- 英汉文化差异及其不可译性 例如:“龙”(dragon),在我国古代,龙是皇帝的象征,后来又引申为高贵、珍异的象征,语言中也相应出现了“龙颜”、“龙袍”和“望子成龙”等褒义表达法。而在英语中,dragon(龙)却为恶的象征。 作者简介:米晓媛,女,1977年生,通化师范学院外语系教师。 ------------- 英汉主要文化差异分析 同样,龙(dragon)、蝙蝠(bat)等动物名称,如“summer day”,“westwind”等自然现象,黄(yellow),红(red),白(white),蓝(blue)等表示颜色词语的内涵也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 作者简介:顾弘(1964- ),女,浙江杭州人,硕士,讲师,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的研究。 ------------ 英语学习与文化导入 例如,“龙”(dragon)一词的文化内涵在中西方的差异就很明显。中国人喜欢把自己比作“龙的传人”,“龙的子孙”,龙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标志。在汉语中,“龙”总是用于好的意思,它是一种象征吉利的动物。因此,龙飞凤舞、生龙活虎、龙盘虎踞、攀龙附凤、藏龙卧虎等成语被人们广泛的运用。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图腾形象。在我国古代传说中,龙是能兴云降雨的神异动物。在封建社会,龙是皇帝的象征,皇帝穿的是龙袍,睡的是龙帐,坐的是龙辇御轿,皇帝出巡打的是龙旗。但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 是一只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能够从嘴中喷火。所以在西方文化中,dragon 通常代表罪恶、邪恶,令人感到恐怖的动物,应予消灭。在一些描述圣徒和英雄的传说中讲到和龙这种怪物作斗争的事迹,多以怪物被杀为结局。最有名的也许可以算是公元 700 年左右盎格鲁-撒克逊人关于贝奥武尔夫事迹的叙事诗。诗中主人公贝奥武尔夫打败妖怪格伦代尔后,与恶龙搏斗,两者同归于尽。在英语中,如果说某人有点像龙,那意思是说此人飞扬跋扈、令人讨厌。因此可以说尽管通常把“龙”翻译为 dragon,但实际上严格地讲,龙与 dragon 所指并不是同一动物,这从中国人所画的龙与西方人所画的 dragon 对比中可以得到证明。有人为了区分西方的 dragon 和中国的“龙”,将后者称为 Chinese dragon。 作者简介:晋红(1962- ),女,云南昆明人,山西晋东南师专英语系讲师。 ------------------------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翻译学习中的问题及思考 例如,作为中华民族图腾的龙(dragon )在中国是吉样、幸福的象征,描绘热闹场面时我们用“龙腾虎跃”,渲染喜庆气氛我们常用“龙凤呈祥”,中华民族素以“龙的传人”而自豪。但是在西方,dragon 是凶残、邪恶的化身,它指的是“长有双翅、会吐火的怪兽”,它的喻意是“凶恶的人”,“the old dragon”在英语中指的是魔鬼。 作者简介:史玉娟(1971- ),女,辽宁沈阳人,讲师。 --------------- 外语教学中外籍教师的作用探析 例如,在我国文化中,“龙”被视为一种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它也被视做中华民族的象征。在封建社会,“龙”被作为皇帝的象征。因此,汉语中就出现了“龙的传人”、“望子成龙”、“凤子龙孙”等表述法。而在英语国家,“龙”被视做是一种口中喷烟吐火的可怕怪物,也指凶猛之人和专制、邪恶的力量。如果中国人在与英国人交流时,对对方关于“龙(dragon)”这个词汇所承载的文化含义全然不知,而英国人对中国人关于“龙(dragno)”这个词汇所承载的文化含义也全然不知,那么在谈到“望子成龙”时,误解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 --------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 如:在中国,“龙”(dragon)是我们的精神图腾,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也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然而在西方人眼里,对“龙”就没有这份特殊的情感,甚至将“龙”理解为一种张牙舞爪的可怕的怪物。如果某一企业家对此不甚了解,将印有“龙”图案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试想这种产品能否刺激西方人的购买欲?能否给企业创造高效益? |
---------------------- 商业广告英汉互译的对等原则 如汉语的“龙”(dragon)习惯上译成英语的“tigre”(虎);“千层饼”译成“a cake with numerous clear sheets in it”。因为在英语文化中,“龙”(dragon)是“凶残的魔鬼”,是“可憎恶的象征”。而汉语文化中“千层”是指层数较多,并非是有一千层。 作者简介:祁文圣(1968- ),女,安徽安庆人,安徽大学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 论英汉语言中文化内涵及翻译 又如 dragon 一词。龙 dragon 是中华及中国人的图腾,是一种奔腾向上的力量象征;而在英语中则是邪恶的象征。 ------------ 翻译中的文化现象 尽管翻译者们慎之又慎,但是文化翻译中的问题仍然存在,最明显的莫过于对“龙”一词的翻译。早期的翻译者把中国文化中的“龙”译成“dragon”,并且这种译法一直沿用到今天。然而中国人和西方人对“龙”(dragon)一词的理解却大相径庭。“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图腾形象,它是中华民族发展的见证与象征。在中国古代传说中,“龙”能兴云降雨,是帝王的象征,汉民族素有“龙”的传人之称。而 dragon 在西方文化中却是有翼、能喷火的巨大怪物,是魔鬼和罪恶的象征。在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最重要的民族史诗《贝奥武甫》中,就有关于神话中的英雄贝奥武甫在晚年为了他的国家和臣民的安宁勇战火龙(fire-dragon)的描写。盎格鲁-撒克逊人歌颂贝奥武甫的壮举,而视 fire-dragon 为邪恶的化身。同一物象,在不同的民族背景人群中会引起不同的联想,唤起不同的感情。西方人很难理解中国人对“龙”的尊敬与热爱,因为他们眼中的“龙”与中国“龙”在形象上并不一致。而当初第一个把中国“龙”译成“dragon”的人也许并不了解西方文化中“dragon”的含义,因此误用了这个词,结果造成了中西方文化理解的障碍。 作者简介:李利(1965- ),女,安徽临泉人,沈阳工业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硕士。 ---------- 英汉文化差异与词汇翻译 又如来自神话传奇的“龙(dragon)”,作为一种虚拟的动物,两种文化的语用意义却迥然不同。在汉文化中,龙是吉祥、尊贵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如“望子成龙”、“龙腾虎跃”、“龙飞凤舞”、“龙凤呈祥”,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如“龙颜”、“龙体”、“龙袍”等。而英文中,“dragon”则是邪恶、罪恶的象征。所以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英语中有一段时间把东南亚发展比较快的“四小龙”译成 four little dragons,后来还是选择了 four little tigers,否则就成了“四个小恶魔”了。而“望子成龙”应译为 to hope one's son will become somebody (or achieve success, prove a success)。由此可见,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不能把自己文化中某一词的语用意义,盲目地套用到其他文化中去。 ------------------- 试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 再如:“龙”(dragon)在我国被视为吉祥的神物,龙是神圣、帝王的象征。中国人都骄傲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而西方人对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无法理解,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龙”很可怕,据《圣经》记载,龙是罪恶的象征,是具有四足的凶残怪物,能够喷烟吐火,因而很少用来形容人。 作者简介:朱秀梅(1965- ),女,湖南汝城人,湘南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语言与文化、应用语言学。 --------- 英汉文化差异与英汉翻译障碍 “龙”(dragon),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一种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它也是中国古代帝王的象征。如“龙袍”、“龙颜”。现在它作为一种文化积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以自己为“龙的传人”、“东方巨龙”而自豪,而“龙腾狮舞”、“龙腾虎跃”、“龙凤呈祥”等一系列比喻无一不是极美之词。它们渲染着热情洋溢的气氛,显示出威武、奋进的力量。而在英语中“龙”是一种恐怖的怪物,称为“mythical monster like reptile”(像爬行动物般的神秘巨兽)常用来比喻邪恶势力。 作者简介:江华珍(1977- ),女,湖南安仁人,湘南学院外语系教师。 ----------------- 英语语言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探析 又如:“龙”(dragon),中国人以“龙的传人”引以为自豪,因而在我国“龙”被视为吉祥物和封建帝王的象征。“望子成龙”表达了人们期望子女如龙一般勇敢、前途无量的美好心愿。而在西方人眼中,“龙”仅仅是一种想象中带翅膀的陆生动物,常为灾难、凶恶的象征,在英语中若出现“She was thought a dragon”则表示“她真是个凶神”,含有贬义。 作者简介:翟宁明(1966- ),男,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人,银川商校教师。 ------------ 中英词语联想意义的跨文化对比 比如,“龙”(dragon)在汉文化中,把它视为权力、力量、吉祥的的象征,具有尊上的色彩,因而有“龙凤呈祥”、“望子成龙”等说法。现代人则把能干的人称之为“龙”。然而在英语文化中,“龙”(dragon)是古代硕大、凶残的古怪野兽,不仅无端吞噬人类和动物,而且制造水火灾,危及人类生存。“龙”在东西方文化中均属想象的事物,但两者对它的看法大相径庭。 作者简介:肖羽中(1976- ),男,湖南邵阳人,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外语系硕士研究生。 ---------------- 浅析英汉翻译中词义表达的文化内涵差异与矛盾 例如:“龙”(dragon)在中国是神话传说。在封建时代,用“龙”作帝王皇权的象征,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皇宫中龙的雕刻和图画处处可见。皇帝登基称为“龙袍加身”,皇帝生气称为“龙颜大怒”,皇帝生病叫做“龙体欠安”。龙是一种象征吉祥的动物,也深受平民百姓的喜爱,被供奉为神灵,做父母的“望子成龙”,给男孩子起名也常用“龙”字。至今,“龙”在中国文化观念中仍然是炎皇的代表。中国人还常把自己比作“龙”的传人。但是,dragon 在英国人的文化观念中却是一种凶恶的象征,认为龙是凶残肆虐的怪物,应该消灭。因此,在描写圣徒和英雄的传说中讲到他们和龙这种怪物搏斗时,多以怪物被杀为结局。“The Old Dragon”就是魔鬼的意思。 --------------- 浅谈英语学习中母语的负迁移 如:在汉语中“龙”总用于“好”的意思,比如龙凤指才能和本领优异的人,而虎比喻豪杰之士,成语龙飞凤舞、龙凤呈祥、生龙活虎等等都是褒义的。而英语中龙是 dragon,是邪恶的象征,《圣经》的恶魔撒旦(Satan)被称为 the great dragon。 作者简介:吴玉梅(1972- ),女,江苏南京人,南京工程学院经管系助教。 -------- 异化、归化及二者在翻译中的互补 以“龙”的翻译为例。“龙”在汉文化中,充满尊严与神力,倍受大众推崇。在封建时代龙还是皇帝的象征,皇帝乃真龙天子。我们中华民族也称自己是“龙的传人”。相反,“龙”(dragon)在西方文化中是一只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麟,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嘴中喷出火焰,类似于恐龙世界中的翼龙形象。“dragon”乃罪恶的象征,西方人提到“dragon”,很容易联想到魔鬼与邪恶力量。 作者简介:黄银冬(1975- )男,西南财经大学语言文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 ------------- 英语教学应重视中西文化差异的导入 例如,中国人历来都把“龙”(dragon)视为权力、力量、吉祥的象征,因此,中国人就有了“龙年得子”、“望子成龙”的期望,汉语中也有了“龙飞凤舞”、“龙凤呈祥”等带有褒义性的成语,然而在英语中“dragon”的释义为“mythical monster like a reptile”,即一种可怕的怪物,常被用来比喻凶狠恶毒的人。 --------------- 从顺应性理论看商标的翻译 以动物为例,在我国,龙(dragon)和凤凰(phoenix)历来代表吉祥和尊贵,而在西方国家龙被描绘成了凶猛的怪物,凤凰则象征着不朽与再生;熊猫(panda)是我国的国宝,而回教国家对它却很反感,因为它长得和猪相象;蝙蝠(bat)在我国因谐音而有了吉祥的含义,但在不少西方国家它却代表凶兆。 作者简介:白淑霞(1972- ),女,河南开封人,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及翻译研究。 ------------ 论英美文化的熏陶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在中国封建朝代,人们把“龙”(dragon)和“凤” (phoenix)作为皇权象征。“龙”代表“王”,“凤”代表“妃”,毫无贬义。中国孩子家长总是“望子成龙”。但西方人却认为“龙”(dragon)是邪恶的象征,认为“龙”是凶残肆虐的怪物,应予消灭。 作者简介:刘亚峰(1966- ),男,河北望都人,讲师,学士,主要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 |
-------------------------------- 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 例如,汉语中的龙和在西方神话中的 dragon 在概念意义上基本对应,但是它们在英汉两个民族的心理中引起的意象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色彩。在中国神话传说中,龙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灵之物,龙长着马首、鹿角、蛇身、鱼鳞、凤爪,这些都是长寿的象征,其形态体现了中华民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刚健文化心理。龙凤麟龟是中华民族崇拜的四大图腾,给世人留下美的享受,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巨能细,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许慎把龙形容为变化万端的神物,因而俗语中有“能大能小是条龙,只大不小是条虫”的说法。因为龙威力巨大,也象征矫健俊逸,中国父母都企盼自己的子女长大了成龙成凤,“龙凤”往往用来比喻杰出人才。《易经》中说:“九五,飞龙在天。”《易经》称龙为大德之君,有帝王之相,故秦汉以后,封建帝王们多以龙种自居,从此龙又与王权结下不解之缘,凡是帝王所用的多半都带“龙”字,如龙飞、龙颜、龙体、龙座、龙剑、龙诏、龙袍、龙椅、龙床、龙帐、龙被等。传说龙能行雨,龙举雨兴,造福于民,民间百姓则把龙当作喜庆吉祥的化身,谓之曰“龙凤呈祥”。西方神话中的 drgaon 却是一个凶残怪物,类似一个长着翅膀的巨大的蜥蜴,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尾,嘴里能喷火,往往被用来守护财物宝库。《圣经》把 dragon 定为万恶之源,所以在英语里 drgaon 常常用来形容凶暴的人,尤其是严厉而又警惕的(西方年轻妇女的)监护人。在《圣经》中,the Dragon 是指魔鬼撒旦。由此看来,中西文化中的“龙”(drgano)留给人们的感受完全不同,一恶一善,这完全是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造成的。因此,亚洲四小龙在英文中一般译作 Little Four Tigers。 …… 例如,广东有道名菜叫做“龙虎斗”,实际上是蛇肉炒猫肉,如果我们把它译为 The dragon fighting against the tiger,恐怕会令洋食客们目瞪口呆,因为在英美文化中龙是一种传说中的凶猛动物,撩牙突出,口中喷火,它怎么可能和老虎斗呢?……。所以我们不妨把“龙虎斗”译为 The dragon v.s. the tiger -- stewed snake and wild cat, a typical Cantonese food. 这样既可保留菜名的趣味,又宣传了中国菜肴的文化,视猫狗为友的老外们吃不吃只好自便了。 …… 英文中有两个词语表示蛇,一个是 serpent,另一个是 snake,serpent 和 dragon 往往和魔鬼撒旦联系在一起,一般用于贬义,the Dragon 就是指魔鬼撒旦,在日常生活中比喻专制势力或邪恶力量,sow the dragon's teeth 比喻(虽然并非出自本意)留下祸患,该故事出自希腊神话,天神朱庇特变成神牛驮走了腓尼基国王 Agenore 的女儿 Euorpe,Cadmus 奉父王之命去找妹妹,Cadmus 在森林中种下龙牙,结果长出了一群全副武装的武士,他们互相残杀。 ------- 英汉动物词语文化内涵的差异 龙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是中西方文化神话传说中的动物,是人们想象中的动物。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中西方的龙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汉语里吉祥尊贵的“龙”与英语中邪恶凶残的“dragon”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者简介:朱勤芹(1983- ),女,安徽合肥人,南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张治英:南华大学教授。 ------------ 跨文化交际中的英汉语言文化比较 其它如中国的龙(dragon),凤凰(phoenix),狮子(lion),狗(dog),孔雀(peacock)等词在西方的文化中都与中国人所讲的内涵存在着差异,对于学习英语的人来说,掌握这些差异显得尤其重要。 作者简介:申锦莲,女,中共烟台市委党校讲师。 ---------- 英汉词汇的社会文化内涵分析 譬如:龙(dragon)是中西方神话传说中的动物。中文里吉祥尊贵的“龙”与英文中邪恶凶残的 dragon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英文化的差异使同一动物词有不同的内涵,给人带来的联想截然不同。人们若想用英语表达汉语中的“龙”这一概念,最好将其译成 the Chinese dragon。 作者简介:刘伟强(1961- )男,河南省开封市人,河南大学外语部讲师。 ------------ 文化视域下的中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以华东师大一附中为例 又如在中国,“龙(dragon)”是我们的精神图腾,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也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然而在西方人眼里,对“龙”就没有这份特殊的情感,甚至将“龙”理解为一种张牙舞爪的可怕的怪物。 ------------ 浅谈文化意象在翻译中的处理 如,龙(dragon),在汉语文化里,龙代表皇帝,是高贵,神圣的象征。汉民族传说中龙能呼风唤雨,来无踪,去无影,神秘莫测令人敬畏,所以龙在汉语文化里象征吉祥、权势、尊贵。与之相应,许多与龙有关的词汇也就因此染上高贵、神圣的色彩,诸如“真龙天子”,“望子成龙”等等。但在西方文化里,龙则被看作凶险、魔鬼的象征。一些描写圣徒和英雄的传说都讲到与龙这种怪物的搏斗,并以龙的被杀为结局,如英国古代英雄史诗《贝奥武甫》德国古代英雄史诗《尼伯龙根之歌》等,都是关于主人公杀死龙的描写,并以此突出主人公的丰功伟绩。 作者简介:王银燕(1968- ),女,湖南娄底人,娄底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汉翻译对比研究。 |
----------- 翻译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如“龙”与“dragon”虽然其本义(denotion)相同,但其引申义(connotation)及所含的宗教文化信息却大相径庭。英语中“dragon”的文化含义为“怪物”、“魔鬼”,它是一种没有“地位”的爬行动物,是可憎恶的象征。而汉语中的“龙”则恰恰相反,它具有“神圣、高贵、珍异、吉祥、民族精神”的象征。 作者简介:陶明星,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内容的导入 “龙”在中国被看作权利和吉祥的象征,因而有“望子成龙”、“龙凤呈祥”等;而在英语中“龙”却被认为是一种形象凶恶、口中喷火的怪物,是罪恶的象征。 作者简介:李莉(1973- ),黄石理工学院外语系英语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 ------------------ 中英词汇文化差异探微 在中国文化中,龙(dragon)象征着吉祥、权威、高贵和繁荣。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封建时代用龙作为皇帝的象征,……。在英语文化中,“dragon”(fierce person, esp. a woman 凶恶的人,尤指悍妇)是邪恶的代表,恶魔的化身。 作者简介:何宗昌,男,西安交通大学外语部讲师,在读硕士,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 --------- 语境分类与词义的推导 中国人认为“龙”是神圣权力的象征,《易经》中说“九五,飞龙在天” ,于是具有九五之尊的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与皇帝有关的一切事物都带“龙”,如“龙椅”、“龙诏”、“龙袍”、“龙颜大怒”、“龙体欠安”等,因此中国人对于“龙”一向是怀有崇敬的心情,并把它看成中国人的象征,还把自己称作“龙的传人”。此外,“龙”还是“吉祥”“威武”“优秀”的象征,很多吉祥的表达法都与“龙”联系起来,如“望子成龙”、“龙吟虎啸”、“龙凤呈祥”“龙虎榜”……等等。而在英美人眼中,“龙”(dragon)却有完全不同的含义,“龙”是一种长着长长的獠牙、口中喷火的邪恶动物,他们把“龙”看作“邪恶”、“残忍”的代名词,所以中国成语“望子成龙”不能翻译成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 dragon,否则英美人会以为中国父母脑袋有问题,一个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邪恶的人! 作者简介:杨元刚(1965- ),男,武汉人,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 英汉动物词汇的跨文化对比及翻译 龙是中西方文化神话传说中的动物。中文里吉祥尊贵的“龙”与英文中邪恶凶残的 dragon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龙是集蛇、鸟、马、鹿、鱼、鹰等八种动物于一身、能兴云降雨的神异动物,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汉语里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名句。有“龙的传人”、“真龙天子”、“东方巨龙”之说,有“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的诗句。大量的关于龙的成语,诸如龙腾虎跃,龙飞凤舞,龙凤呈祥,乘龙快婿,生龙活虎,车水马龙,都展现了龙在汉文化中的文化内涵。在英美等西方国家,dragon 是硕大、恐怖的古怪野兽,满嘴喷火,凶狠残暴,《圣经》上把 dragon 看作是罪恶的象征,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在一些描写圣徒和英雄的传说中讲到和 dragon 作斗争的事迹,多以 dragon 被杀为结局。 作者简介:卫孝芬(1969- ),女,河南宜阳县人,洛阳师范学院公外部讲师,在读硕士。 --------- 析文化对比对培养交际能力的作用 在我国历朝历代中,龙(dragon)和凤(phoenix)是皇权的传统特征,龙代表帝王,凤代表后妃。在汉语中龙凤丝毫没有贬义。如:龙飞凤舞、龙凤呈祥、龙肝凤髓、龙眉凤目、龙驹凤雏、龙跃凤鸣、龙章凤姿等。分别由龙凤组成的词和成语则更多,因而给男孩子起名字用“龙”给女孩子起名字用“凤”,也就不足为怪了。但在西方或在英语中龙是邪恶的象征,是凶残肆虐的怪物。在一些传说中,描写圣徒和英雄们和龙这种怪物格斗的英雄事迹,最后斩怪,成为英雄。在英语中,dragon 意思是“龙”,但除此之外,又有“凶暴的人,凶恶严格的监护人”的意思。第一个字母大写的 Dragon 还有魔鬼、撒旦之意。由 dragon 派生的形容词,dragonish,是凶暴的意思。所以那些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对汉语中“望子成龙”大惑不解,中国人怎么了,怎么能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怪物呢? ----------- 从文化差异看商标翻译的方法及原则 作为中华民族图腾的龙(dragon)在中国是吉祥、幸福的象征,但是在西方,dragon 是凶残、邪恶的化身,它指的是“长有双翅、会吐火的怪兽,它的喻意是“凶恶的人”,“the old dragon”在英语中指的是魔鬼。 作者简介:史玉娟(1971- ),女,沈阳人,讲师,硕士。 ------- 生肖动物名词的汉英含义对比分析 龙(dragon),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图腾形象,它是中国的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奇的能兴云降雨的动物。在中国的生肖文化中,属龙的人勇敢自信,慷慨热心,为追求梦想而努力不懈。龙象征吉祥、幸运、美德、和平、长寿。在中国古代,龙和凤是皇权的象征,现代人们把杰出、有才能和成就的人喻为龙,龙虎均指豪杰志士。汉语中许多成语有“龙”字,如望子成龙、卧虎藏龙等。然而在西方传说中,dragon 是一只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能从嘴中吐火。它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凶残、肆虐的怪物。在中世纪,dragon 是邪恶的象征,这源于圣经中的故事。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Satan)被称为 the great dragon。一些圣徒如圣麦克尔、圣乔治等都以杀死 dragon 为其业绩,以表示正义战胜邪恶。因其令人恐怖,很早被用来作为战争的旗帜。诺曼征服前,dragon 是英国皇家的主要战争徽记。 |
作者简介:陶振英(1969- ),女,河南商丘人,讲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和汉英对比研究。 ---------- 英文广告与文化导入 在中国,“龙(dragon)”是我们的精神图腾,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也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然而在西方人眼里,对“龙”就没有这份特殊的情感,甚至将“龙”理解为一种张牙舞爪的可怕的怪物,表示贬义,罪恶的象征,他们用“狮子、老虎”代替“龙”。“亚洲四小龙”因此译为“four tigers”。设想一下,假如某一企业对此不甚了解,将印有“龙”图案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试想这种产品能否刺激西方人的购买欲?能否给企业创造高效益? 作者简介:王静,皖西学院外语系副教授。 ----------- 从中英文广告的差异看广告翻译 如在中国,“龙”(dragon)是汉民族的精神图腾,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封建时代的皇帝常把自己比做“龙”,中国人也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然而在西方人眼里,对“龙”就没有这份特殊的情感,甚至将“龙”理解为一种张牙舞爪的可怕的怪物。《圣经》里多次提到的魔鬼撒旦就是一个与上帝作对的诱惑者和叛逆者的形象,被称作“the old dragon”。如果某一企业家对此不甚了解,将印有“龙”图案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试想这种产品能否刺激西方人的购买欲?能否给企业创造高效益? 作者简介:徐莉林,女,内蒙古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 英汉语言中的民族文化信息谈 “龙”在中国的文化中源远流长,被视为吉祥的神物,代表着威武雄壮、至高无上,如“龙凤呈祥”、“龙腾虎跃”、“真龙天子”等,今天人们仍喜欢称自己是“龙的传人”。而在西方人看来,“龙(dragon)”却是凶残的怪物,是邪恶的象征。 作者简介:高健(1969- ),男,辽宁沈阳人,沈阳药科大学外语部讲师,硕士。 ----------------------- 从英汉习语看隐喻的民族性 龙(dragon)在汉语中是吉祥高贵的化身,“龙凤呈祥”“龙腾虎跃”“龙颜大怒”等成语家喻户晓,但它在英语中却代表着凶猛邪恶,a dragon of woman 的意思就是“凶悍的女人”。 |
作者简介:鞠晶(1972- ),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大庆师范学院讲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语用学的研究。 --------------------------- 英汉成语的文化功能观 龙是我国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身长,形如蛇,有鳞爪,能兴云降雨,为水族之长。它是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图腾,主宰着人类的命运。至迟在战国末期,它就获得了“帝王”的喻义。汉语成语中就有:真龙天子、飞龙在天、龙子龙孙、龙飞凤翔、龙兴凤举、龙楼凤阁、龙颜凤姿、攀龙附凤。但在西方人心目中,龙(dragon)却被视为喷烟吐火的凶残怪物,是与“凶狠”“恶毒”联系在一起的,the (old) dragon 即是撒旦、魔王的代名词。二者的文化意义竟如此大相径庭。 作者简介:杨晓琼(1970- ),讲师,现主要研究方向为英汉对比语言学,教学法。 -------- 跨文化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 例如,“龙”(dragon)在中国文化里象征吉祥、权势、尊贵,而在西方国家,“龙”则被视为“一种会飞且嘴中喷火的恶魔”。 作者简介:张剑锋(1979- ),男,陕西西安人,西安科技大学外语系助教。 -------- 隐喻的认知与跨文化 有些词汇虽然在英汉语中都有对应的词汇,但由于它们所蕴含的宗教文化信息不同,实质意义就大相径庭。例如:龙颜怒,即命革职(红楼梦:15)。英译为“The emperor, much incensed, sanctioned his dismissal (Yang Hsien-yi, 1998:21)”。该隐喻以“龙颜”代皇帝。中国文化认为“龙”是神圣、高贵、吉祥的象征,是褒义词。而在西方文化中,“龙(dragon)”是魔鬼和凶恶的象征。 作者简介:刘琴(1974- ),女,湖北荆门人,湖北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讲师;文治芳(1973- ),女,山东济南人,山东体育学院基础部,讲师,硕士。 -------- 谈谈怀化几个旅游景点(区)名称的翻译 该景观名称中的“龙津”两字宜作拼音处理,因为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看,“龙”(dragon)字在英语国家文化中有与中华民族不同的语义联想。《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第 437 页对“dragon”提供的两条释义是:1. imaginary animal with wings and claws, able to breathe out fire; 2, fierce person, esp. a woman. 由第二条释义可见,dragon 一词在英语中具有贬义的联想意义(即凶恶的人,尤指悍妇)。“津”字指渡口(a ferry crossing)。汉语景点名称的英译宜简洁明了,不能过于冗长,因此如把“龙津”两字直译成“dragon ferry crossing”会费力不讨好,影响对外宣传效果,因此还是音译成 Long jin 为佳。 作者简介:刘宏义(1962- ),男,湖南黔阳人,怀化学院外语系副教授,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 -------- 关于目前高中阶段文化习得问题的探讨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传说中的龙被视为腾云驾雾、翻江倒海的神物,作为庄严威猛的王权的象征,神圣不可侵犯。“龙腾虎跃”、“龙风呈祥”、“生龙活虎”、“龙飞凤舞”、“龙盘虎踞”这些成语可见中国人对龙的喜爱。而在西方“龙(dragon)”出自希腊语“dragon”,是传说中有翼的鳄鱼,身躯庞大。在《圣经》中,撒旦被称作巨龙(the old dragon),所以,中世纪以来,“dragon”象征“罪恶”、“异教”,表示凶猛的人。 -------------- 对比英汉两种语言,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在英语文化中,龙的形象是类似长着双翅的巨大鳄鱼的怪物。“Dragon”在英语中常用来比作恶毒的女人,而“龙”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神秘的超自然力量。“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从语言表现的视角出发 龙(dragon)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有特殊的内涵,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自豪的称自己是龙的传人,龙在中国古代是汉民族的图腾物,是神的化身。古时候皇帝称自己是真龙天子,民间有赛龙舟、舞龙狮等活动, 人们把才貌双全的好女婿称为“乘龙快婿”,把令人尊敬的、出类拔萃的人称为“人中龙”。关于龙的成语也很多,如龙腾虎跃、龙飞凤舞、龙凤呈祥、龙行虎步、望子成龙、龙争虎斗、车水马龙、群龙无首、龙盘虎踞,等等。然而,在英语中龙被定义为“神话中的一种妖怪,口吐火焰,全身长鳞,长有双翼、爪子和长尾”。 ----- 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龙”(dragon):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图腾的形象。它兼有蛇、兽、鱼等多种动物的形态,反映了华夏民族不断融合的过程。我们自称为“龙的传人”。“龙”总是用于褒义,如龙飞凤舞、龙飞呈祥、藏龙卧虎等。而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 是一只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能从嘴中喷火。在西方文化中,dragon 通常代表罪恶、邪恶的象征,令人感到恐怖。 --------- 试论东西方民族的思维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崇尚“龙”的民族,龙在中国是吉祥之物,中国人认为“龙”是高不可攀的,古代常用“龙”来形容至高无上的帝王及与之相关的一切,“龙”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象征。中国有成语如“望子成龙”、“龙凤呈详”等,但“龙”(dragon)在西方却意同“魔鬼”,被视为是邪恶的象征;…… 作者简介:周建惠(1966- ),女,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汉翻译。 --------- 品牌翻译中动物文化负载词的跨文化解读 五龙(Five Dragons)砂纸中的“龙”在汉语文化中是作为一种图腾来崇拜,而在英语文化却象征“凶暴的人”或“严厉而有警觉性的女人”。 …… 龙在中国的影响力超过其他任何一种动物。汉民族在上古时期就将“龙”作为崇拜的图腾,龙象征着神圣吉祥,汉民族以龙的传人而自豪。以“龙”命名的商品不计其数,如“正龙”(ZL)电池、“龙帅”(LS)食品、“龙井”(LONGJING)电器、“双龙”(Double Dragon)齿轮等。在西方国家,人们对于“dragon”的情感不尽一致。古代希腊神话中的龙,只是一种动物,主要用于看守田园或者女人。到了中世纪,“龙”(dragon)才和“邪恶、凶残”挂钩,象征罪恶,尤指异教思想。在基督教文化中,圣人被描述为“巨龙”,而许多降服龙的圣人也被称为“降龙者”,被视作英雄,如圣米契尔、圣乔治、圣罗曼等等。现代威尔士(Welsh)国旗的中心图案以红龙作标志,不丹王国(the Kingdom of Bhutan)也以“dragon”作为国徽。尽管如此,以“dragon”命名的商品在西方国家还是极为少见。因此,国内许多商家在将商品打人西方市场时,并没有直接将中国的“龙”译成“dragon”,而是作了变异处理,如“堡狮龙”(bossini)服饰、“雪铁龙”(Citrenon)汽车、“百变龙”(Celestion)音像、“麦特龙”(Midel)电器等等。 作者简介:李广荣(1973- ),男,江苏扬州人,广东商学院外语学院讲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汉语对比与翻译、跨文化交际研究。 ------------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在中学英语课本中,曾有介绍长城的课文:The Great Wall runs across North China, like a huge dragon. 这个句子在汉语文化中没有任何问题,然而在西方人眼里,却会感到很奇怪。龙(dragon)作为我们民族的图腾,被赋予了美好的象征意义,然而在西方龙(dragon)被赋以“凶狠、邪恶”的象征意义。对这种象征差异了解不足,在跨文化的商业往来中则会造成尴尬后果。如果某一企业家对此不甚了解,将印有“龙”图案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试想这种产品能否刺激西方人的购买欲?能否在国外打开市场从而给企业创造高效益? 作者简介:段满福,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 文化的不可译性 受中国神话传说的影响,中国人非常喜爱“龙”,称自己是“龙的传人”,并将其视为权利、力量、吉祥、喜庆、权威以至民族尊严的象征。在英语中“龙”(dragon)是一种能喷火的凶残野兽,残忍无比,危及人类的生存,应该被消灭;…… 作者简介:马小麒(1968- ),女,甘肃甘谷人,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工作。 --------- 从文学翻译中错位文化意象的处理谈起:翻译文学一定要保留“洋装”么? 如中国文化里的龙来无影去无踪,呼风唤雨,神秘莫测,是高贵、威武、权力的象征,所以中国的皇帝是“真龙天子”,中国人也自称为“龙的传人”;而在西方文化里龙却始终是个“恶”的象征,是应当被正义力量消灭的邪恶势力。在英国古代英雄史诗《贝奥武甫》和德国古代英雄史诗《尼伯龙根之歌》的故事里,最终都是以代表正义力量的主人公杀死“龙”(dragon)、为民除害为结局。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文化意象错位。 ----------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再如:龙(dragon)在反映中西文化的差异方面是一个典型。“龙”在汉语中象征着吉祥尊贵、威严和力量。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在封建社会,龙是帝王的象征,历代皇帝都把自己称为“真龙天子”。汉语中有大量的关于龙的成语,诸如“望子成龙”、“生龙活虎”、“龙腾虎跃”。甚至现如今,我们用“腾飞的巨龙”来形容我们自己的国家。这与英文中邪恶凶残的 dragon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西方文化字典中,对 dragon 作如下解释: (1) A fabulous monster represented as a gigantic reptile having a lion's claws, the tail of a serpent, wings and a scaly skin. (2) A fiercely vigilant orintractable woman. 可见,在西方 dragon 是邪恶的代表,是一种狰狞的怪兽,是恶魔的化身。《圣经》中撒旦被称为 dragon。在西方国家中,称凶暴的女人为 dragon,如:She is a real dragon, you'd better keep away from her.(她是凶狠的母夜叉,最好离她远点)。 作者简介:吴浔生,男,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 翻译中文化传真的探讨 以下是英汉民族对一些动、植物词在日常交际中不同联想意义的归纳: |
作者简介:麻金星,男(1977- ),贵州松桃人,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文化与翻译。 -------- 文化认知与高职英语教学 如在中国,龙(dragon)是我们的精神图腾,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也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然而西方人对龙就没有这份特殊的情感,甚至将龙理解为一种张牙舞爪的可怕的怪物。 作者简介:李少芹(1973- ),女,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讲师。 ------- 文化差异与英语阅读教学 中国人历来把“龙”dragon 视为“吉祥”和“权力”的象征,因而我们的语言里就有了“龙飞凤舞”、“望子成龙”等成语。然而,在西方的文化中,“龙”dragon 却被看作是穷凶极恶的怪兽 monster,在俗语中还被认为是“凶狠的人”a fierce person,如果我们对一位英国朋友说:“I wish your son to be a dragon.”他会高兴吗? 作者简介:邹平英(1969- ),女,湖南慈利人,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株洲工学院外语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 ------------- 汉语对英语词汇的负迁移及对策 如:“龙”(dragon)在英汉语言中的指称意义(referential meaning)完全相同,但内涵却有明显差异。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中国被认为是吉祥的神物,象征兴盛、至尊的帝王乃至国家。“望子成龙”、“龙凤呈样”等均反映出“龙”这个词在中国文化中的社会、文化意义。但在英语中,“龙”指的是希腊神话传说中口吐烈焰、生性凶残的怪物。 作者简介:王冬霞(1969- ),女,河南焦作人,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讲师。 ------ 英汉文化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其文化负载词语 如汉语中的“龙”和“凤”常作为“勇敢”、“吉祥”的比喻,但对西方人来说,“龙”(dragon)却象征着“凶恶”,“the old Dragon”,意指“撒旦”,“魔鬼”;…… 作者简介:李真(1967- ),女,四川内江人,四川攀枝花市委党校,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 语用失误的起因与对策 “龙”是中国文化中神的象征,是人们崇拜的对象。我们认为龙代表神圣、权力、尊贵和吉祥。在中国封建皇朝时代,皇帝总是把自己与龙联系在一起,身着“龙袍”,称自己为“龙体”。在中国文化中常有“龙飞凤舞”、“龙凤呈祥”、“龙腾虎跃”、“望子成龙”等说法,表现一种赞美和好的希望。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也常有龙在危难关头帮助人们降妖降水的故事。我们中华民族常骄傲的称自己是龙的后代、龙的传人。但在英语文化中,龙“dragon”乃是一种恐怖的怪物(mythical monster like reptile),是邪恶的象征,常与“凶暴”连在一起。在英语文化的传说中,有许多英雄与龙这种怪物做斗争的故事。不懂得这一点就很难理解 Mrs. Rip is a real dragon 这句话。 作者简介:刘艳秋(1955- ),女,河南商丘人,副教授,主要从事语言与文化研究。 ------- 析英汉习语的文化特征 龙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按中国的传统文化,龙是吉祥的象征,是力量的象征,龙会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给万物带来甘霖,给百姓带来幸福。杰出的人物也被比作龙,如“望子成龙”。龙对中国文化有深远影响,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一部分。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文学作品,都离不开它的踪迹。因此,有关龙的成语特别多:“龙飞风舞”、“龙争虎斗”、“生龙活虎”等。西方人也知道“龙”- dragon。但 dragon 在他们心中的概念与中国人截然不同。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 把它解释成一种长有翅膀、有爪子的、会喷火的类似鳄鱼或蛇的怪物,用在口语中,还可以指凶狠的人。西方的龙大多象征邪恶,在西方的神话传说,如希腊神话、日耳曼神话、北欧神话中都有英雄屠龙的故事。 作者简介:余洪红(1976- ),女,江苏淮安人,助教。 ----------- 英语课堂教学创新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在中国,“龙(dragon)”是我们的精神图腾,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也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然而在西方人眼里,对“龙”就没有这份特殊的情感,甚至将“龙”理解为一种张牙舞爪的可怕的怪物。 作者简介:李黎(1972- ),女,湖南平江人,湖南科技职业学院讲师,从事英语教学研究。 ------------- 论大学英语中的文化教学 这是一种十分有趣的方式,能激发学生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兴趣,比如:“龙”(Dragon)这个单词,在中文语境,它是幸福、幸运、权力、威严、吉祥的象征,而在英语中,则意味着邪恶、恐怖甚至战争,含有“凶悍怪物”的文化内涵。我们常说的亚洲“四小龙”中的龙,应翻译成“tiger”。我们中国人常说的“望子成龙”,若译成“Everyone hopes that their son will become a dragon in the future”则会令外国人大吃一惊,可译成“Everyone hopes that their son will become successful in career in the future”。这些具有不同联想意义的单词,在跨文化交际中,若使用不当,则会引起误解,造成交际失败。 ------ 对管理者的英语素质培训应符合现实需求 在中国,“龙(dragon)”是我们的精神图腾,是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也以作为龙的传人而倍感自豪,然而在西方人眼里,对“龙”就没有这份特殊的情感,甚至将“龙”理解为一种张牙舞爪的可怕的怪物。如果某一企业家对此不甚了解,将印有“龙”图案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这种产品很难刺激西方人的购买欲,也难以给企业创造高效益。 ------- 浅论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又例如, 汉语和英语中都有“龙”(dragon)一字, 但在英语文化中龙却是邪恶的象征。而在汉语中却恰好相反,在古代中国,它是天子的象征。 作者简介:林又佳(1977- ),女,浙江宁波人,助教,学士。 ------------------------------ 【编后记】 翻译学界的学者们也应该反思一下,在明确知道龙和 dragon 的含义截然不同之后,是不是应该进一步考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思考如何改译时是不是应该勇敢一些?既然 dragon 是恶魔,那么 Chinese dragon 仍然是恶魔,只不过是中国的恶魔而已;按照拼音字母把龙音译为 long,和英语常用词 long 完全一样,会造成新的误解,显然也是不合适的;lo(加音调符号)ng 更是不切实际,外国人怎么输入这个拼音字母? 实际上,文字就是一些符号,既然容易混淆,那就创造新的符号,汉字用笔划建构文字符号,外语用字母,既然已经想到用首字母大写(Long)来区别于英文单词 long(长,久),为什么不再向前走一步、用添加字母的方法来做更明确的区别呢?毕竟英文单词 long 放在句首时也是会首字母大写的。 实际上只要上网一查,就会发现两百年前就有英国传教士构建了 loong 这个的注音法,后来又被用于音译,用作名词,中国人也大量使用这种方法音译龙。“大”字加一点就是“太”,两者分得清清楚楚,long 加一个 o,就是 loong,也分得清清楚楚。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允许用字母来标记声调,也就是允许用添加字母的方法避免拼音相同的汉语名称音译成外文时出现混淆,例如“陕西”的官方音译是 Shaanxi,以区别于 Shanxi(山西)。【补记:2003年,安徽大学研究生李玉萍在学位论文中建议译龙为 Loong。(2021年11月26日)】 如何汉译 dragon 一词也很简单,上面的几乎每一个学者都使用了“撒旦”这个中文词组,它就是对 Satan 一词的音译。平时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大量使用外国名字的中文音译,例如“可口可乐”、“巧克力”、“寿司”等等,或其半音译、半意译,例如“啤酒”、“披萨饼”、“芭蕾舞”等,为什么大家都没有想到音译 dragon 一词呢?如果把 dragon 译为“杜拉根兽”,既可以避免和龙混淆,也避免了在中文文章里不得不夹杂外文 dragon 用以指称杜拉根兽的尴尬。 所以,译龙问题实际上是很容易解决的,但是从 1987年国内学者第一次指出这个问题至今,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们的课堂和词典上依然把龙和 dragon 互译,中国外交部的译员仍然告诉外国人中国人是恶魔的后代。希望外语学界的学者们亡羊补牢,再次行动起来,争取在 2024年龙年之前,完成改译龙的工作,不要让我们的后代成为外国人眼里的恶魔。 各位老师除了撰写学术论文之外,还可以在课堂上介绍译龙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布置学生研究译龙问题;可以举办讲座,撰写各种知识普及文章,向社会和有关领导介绍改译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建议当地的企业或旅游景点正确译龙,等等等等。本网站非常愿意无条件地为各位老师服务,提供任何资料,并协助寻找新的资料。 (黄佶编辑、配图,2020年12月12日) 相关链接: 跨世纪的先见之明:中国学者论译龙(1980年 - 1999年) 绝无仅有的异口同声:中国学者论译龙(2000年 - 2005年) 译龙风云拉开帷幕:中国学者论译龙(2006年 - 2014年) 大多数人选择 Loong:中国学者论译龙(2015年 - 2023年) ------------------------ (返回顶部) |
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全文免费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