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为什么是“龙的传人”? 投稿信箱:1131376436@qq.com 《译龙风云》 |
过去不少翻译成英文的中国词,被汉语拼音替代 原标题: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首次发布 新华社北京2月18日电(记者荣启涵)中国外文局近日首次发布了《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报告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产生的政治话语如“中国梦”“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以及“反腐”等词汇获得国际社会越来越多认知和理解,中国道路、中国方案日益为世界民众熟知。 |
据外文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调研旨在从拼音外译为切入点,从一个侧面研究中国话语在英语世界主要国家民众间的认知状况和中国话语在世界的认知走势。调研选取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菲律宾、南非、加拿大、新加坡和印度等八个英语圈国家的民众作为调研对象,形成了进入英语话语体系的汉语拼音词汇认知度前一百位总榜。 报告中,上榜汉语拼音词汇数量占榜单近五成,居榜单之首。这意味着,过去不少翻译成英文的中国词,开始直接被汉语拼音替代,而这其中又以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占比最大,例如“孔子”“春节”“中秋”“少林”“功夫”等。专家分析认为,随着中国的节日民俗、先贤思想、传统美食等越来越深刻地影响世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和话语方式也正在悄然影响着世界。 |
此次调研发现的另一特点是,中国经济、科技发展带动了世界经济与科技话语的创新。榜单中,共有十五个经济科技类词汇入选。其中,“元”“人民币”跻身榜单前十位,且已被收录进《牛津英语词典》。“红包”“支付宝”“网购”等因移动支付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兴词汇在年轻群体中有较高的认知度。此外,榜单中还包括了“嫦娥”“悟空”“高铁”等代表高端科技成果的词汇,这些词汇也获得较高关注和认知度。 |
相关文摘: 外国人最常说的一百个“中国词”出炉 近几年,“汉语热”在全球兴起,外国人说的念的中国词儿变多了!那外国人最常说的、最热的“中国词”到底是啥呢? 今天(2月17日),中国外文局首次发布《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话语以汉语拼音的形式在国外的接触度、理解度急剧上升。 在认知度排在前100名的中国词中,文化类的词语所占比重最大,像春节、重阳等中国传统节日悉数上榜,而排名最靠前的还是非中国功夫莫属,“少林”一词高居榜首。 |
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发布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过去不少翻译成英文的中国词,开始被汉语拼音替代。比如熊猫,外国人不光知道 panda,还知道这个憨态可掬家伙的中文叫法“熊猫”。还有饺子,过去叫 dumpling,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直接叫它 JIAOZI,最新版的《牛津英语词典》也把拼音“JIAOZI”收录进去了。 |
【编后记】没有查到新版的《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可能是全球疫情影响了这些调研工作。德国学者裴德思在 2012年撰文认为把大熊猫译为 panda 不合适,他直接称其为 xiongmao。当时我想这个翻译是不可能改正的,没想到居然被改过来了。希望在龙年(2024年)到来之前,loong 能够进入英文。 (黄佶编辑配图,2023年2月9日) 相关链接: 过年吃的“饺子”别再翻成 dumpling 了噢~(侃英语) 中国人要勇敢一点,“春节”的英语就是 Chunjie(黄佶) 英译立冬:Lidong 为主,Beginning of Winter 为辅(曾泰元) “人大”和“政协”应该音译成 Renda 和 Zhengxie(黄佶) -------------------------- (返回顶部) |
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全文免费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