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全文免费下载 |
英语共同体能否接受中国龙的祥瑞意义,我们只有拭目以待 原标题:论英汉动物词汇中宗教意义的固化 张福勇,杜家利(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宗教是社会文化的主要部分,其影响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分析了宗教——主要是基督教和佛教对英、汉语的影响以及两种文化在宗教意义上的冲突和渗透,指出对异域文化的充分了解是避免文化误读的重要手段。 宗教是文化中的重要部分。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奈达明确指出,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应该注意五种文化类型现象,其中之一即为宗教文化。[1]90-97 宗教的影响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从语言研究的视角,以动物词汇作为封闭域,探讨在宗教文化的影响下,英汉动物词汇中体现出的宗教意义,以及宗教意义在不同文化中的凝固、冲突和逐渐渗透。 …… 3. 汉英动物词汇中宗教意义引起的“文化休克”和“文化渗透” 有研究者指出:努力学习加上合适的语言环境,掌握一门外语大约需要五年时间,但是对一种文化的充分了解,至少需要二十年。[4]24 可见,对异域文化的熟练掌握是极为困难的。在跨语际交际过程中,因词语的宗教意义所产生的“文化休克”(cultureshock)现象时有发生。非常显著的一个例子是汉语中的“龙”和英语中的“dragon”。 “龙”为汉民族的图腾,为四灵之一。《广雅·释诂》曰:“龙,君也。”《论衡》曰:“祖龙死,谓始皇也。祖,人之本,龙,人君之象也。”因此,“龙”成为封建君主的象征。据《三国志》记载:“诸葛孔明者,卧龙也。”这里,“龙”被进一步引申为“英雄才俊”。而在英语中,“dragon”为守护宝藏的喷火妖物。在《圣经·新约》启示录(Apocalypse)中,魔鬼撒旦被称之为“巨龙”。英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民族史诗《贝尔武甫之歌》(The Song of Beowulf)描写了勇敢的叶亚特国王贝尔武甫和邪恶凶残的“dragon”之间的搏斗。 |
汉语中“龙”与英语中“dragon”的意义如此两极化,以至于有学者认为二者的跨语际对应纯属误译,是翻译上的败笔。[5]161-169 英民族不明白我们何以自称为“龙的传人”,因为在英文化背景下,“the descendants of dragon”(龙的传人)无异于自诩为魔鬼的后裔、撒旦的子孙。为避免因宗教意义不同而引起的文化误解,“亚洲四小龙”被英译为“four tigers”(亚洲四虎),以避免字面对应词“dragon”可能会引起的消极影响。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中没有出现“龙”,原因之一或许是为了避免英国“龙”(dragon)的宗教意义可能引起的负面含义。 但是,随着汉英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的频繁,长期在中国工作的英美人士在汉文化模式的影响下,开始慢慢接受与“龙”有关的词语;因受英语“dragon”的影响而附加在“中国龙”上的“负面”意义也有淡化的趋势。至于这种趋势能否促成英语国家语言共同体的理解和认可,并最终接受中国“龙”所表示的“祥瑞”意义,我们只有拭目以待。 ……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 A. Linguistics and ethnology in translation problems [C] Dell Hymes. Language in culture and society: a reader in Linguistics and anthropology. New York: Harper & Row, 1964. 4,杨永林. 社会语言学研究:文化、色彩、思维篇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黄佶. 关于“龙”的英译名修改问题 [J]. 社会科学,2006(11). 作者简介: 张福勇(1961- ),男,山东荣城人,文学博士,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杜家利(1971- ),男,山东烟台人,文学硕士,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编后记】 面对错误翻译带来的文化休克和文化冲突这么严重的问题,作为外语专业的博士、硕士、教授,难道只能消极地“拭目以待”?被动地等待别人的“理解和认可”?本文发表于 2008年,这一“待”就是十三年,别人理解了吗?认可了吗?恰恰相反,欧美国家上上下下仍然用 dragon 来象征中国,妖魔化中国,为打击中国的战略服务。 |
中国的专家学者应该胆子大一些,为什么要等待别人来理解和认可呢?龙和杜拉根兽(dragon)完全是两回事,简单地改译一下龙,为它在英语中换一个符号、代号、名称,把两者区别开来,不就避免了文化误读吗? “英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民族史诗《贝尔武甫之歌》(The Song of Beowulf)描写了勇敢的叶亚特国王贝尔武甫和邪恶凶残的‘dragon’之间的搏斗。”为什么不把这个“dragon”翻译成汉语?它是中国的龙、还是欧洲的杜拉根兽?这里就不能勇敢一点、音译一下这个“dragon”吗?外语学院的教师肯定经常津津乐道地介绍“可口可乐”和“巧克力”等经典的汉译案例,为什么到了自己面对实际问题时,却不敢越雷池半步了呢? (黄佶编辑配图,2021年6月23日) -------------------------- (返回顶部) |
返回首页 《译龙风云——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争议及研究》全文免费下载 |